•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外交部批德國駐華大使涉華不當言論:不符合事實 顛倒黑白

2017-12-28 09:44: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中國對德國朋友下手!”27日,不止一家德國媒體用這樣的標題,形容“德中友誼”出現陰影。德國《商報》稱,來自中國的針對德國的“駭客”、間諜、竊取商業機密行為大增,中國新網路安全法也正威脅德國企業。柏林就網路問題尋求與北京展開對話,碰到的卻是“一堵墻”。這種説法遭到中國外交部堅決而有力的反駁。

  本月10日,德國三大情報機構之一的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局長馬森發出警告稱,中國情報機構在德國社交網路上利用虛假賬戶招募線人。26日,德新社獲得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的最新報告。該報告聲稱,中國情報機構強化了對德國和歐洲目標的攻擊。報告除了繼續指責中國情報機構通過社交網站領英等,招募線人並滲入德國議會、部委和機構,還稱“中國駭客”用釣魚式電郵滲入德企在華子公司,並逐步打入它們的其他基地或在德總部。報告渲染很多德企擔心,因為中國的新法規,被迫交出商業機密和智慧財産權。

  “德國之聲”在引述該報告內容後稱,本來德中之間要談的東西很多,然而,北京並無多少對話願望。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説,德中政府去年6月商定建立網路安全磋商機制,但由於中方缺少對話誠意,雙方迄今未舉行相關對話。

  “大使本應尊重駐在國,多作促進兩國了解、友誼與合作的使者和橋梁,但坦率地講,這位大使及其有關言行不具建設性,甚至是十分錯誤的。他的一些看法也不符合事實,甚至顛倒黑白。”2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柯慕賢的説法稱,事實上,雙方在今年6月舉行的首輪高級別安全對話機制框架下已經就網路安全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溝通。中方曾多次邀請德方派團來華舉行磋商,德方遲遲不派,現在反過來指責中方缺乏對話誠意,毫無道理。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柏林專家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德方這麼做,顯然是為了向中國施壓,為德企在中國市場取得優先地位。但這種強壓手段只會起到反效果。其實,德方要想真正推動德中友誼,手裏有不少好牌,比如推動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中企投資歐洲採取更友好政策等。相信這樣會贏得重友情的中國人的回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