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讀這一篇就夠了

2017-12-27 10:01:00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字號

  十九大之後,中國經濟如何再啟新征程、能否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動力源”和“壓艙石”,如何解決經濟週期帶來的發展難題……一系列問號縈繞在國內外觀察家心頭。

  因而,十九大之後召開的首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被視為研判中國經濟的最佳風向標。再逢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三“年”疊加,令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比之以往更受矚目,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北京給2018年中國經濟定調”“中國這種強調品質的經濟發展動向不會妨礙全球復蘇”“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出的‘藥方’不僅適用於明年,也許還將適用於未來幾十年”……正如許多外媒的研判與解讀,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卓越能力、熟練駕馭複雜局面的豐富經驗、主動應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戰略遠見,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重要指導。

  在眾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解讀中,人民日報的“本報評論員”文章不可不讀,既是因為它的“江湖地位”,也是因為它是中央認可的權威文本。自12月22日起,人民日報連發四篇評論員文章,分別是《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大力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加強政策協同》《全力完成改革發展重點任務》,概括起來講,就是“四個一”,即掌握一個思想,領會一個轉變,堅持一個方法,明確一系列任務。

  掌握一個思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甫一閉幕,所有媒體與國內外觀察家都注意到一個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這一思想是怎麼來的?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給出權威回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經濟形勢作出科學判斷,對經濟工作作出正確決策,對發展思路作出及時調整,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同時,文章將經濟發展5年曆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歸功於“這一思想的科學指引”。

  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文中提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主要內涵可以概括為‘七個堅持’”。

  1、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中央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保證我國經濟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之中;

  3、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明確回答了我國經濟形勢怎麼看、經濟工作怎麼幹的問題,有力引導了全黨全社會對經濟形勢的判斷;

  4、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5、堅持適應我國經濟發展主要矛盾變化完善宏觀調控,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為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開出治本良藥;

  6、堅持問題導向部署經濟發展新戰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産生深遠影響;

  7、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以穩中求進為工作總基調,把握宏觀調控的度,堅持底線思維,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方法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5年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性概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黨和國家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把握這“七個堅持”,就抓住了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工作、引領中國經濟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邁進的根本遵循;貫徹好這一思想,我們就一定能確保明年經濟工作開好局、起好步,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産生更深刻、更廣泛的歷史性變革。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