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兩棲巨無霸”首飛成功

2017-12-26 09:21: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12月24日,“鯤龍”AG600順利降落,滑停到首飛儀式現場。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2000多年前莊子的暢想今天成為現實。12月24日上午9時39分許,藍白涂裝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從珠海金灣機場啟動,滑行,一飛沖天。十年磨礪,運20、C919、AG600,中國大飛機“三兄弟”終於藍天聚首。東方航空大國正向航空強國全力衝刺。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境外媒體稱,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24日早上9點39分于珠海順利起飛,10點43分平穩著陸,空中飛行64分鐘,實現完美首飛。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24日報道,據了解,AG600飛機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在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時,兼顧改裝成海洋環境監測和保護等用途的可能性和靈活性。

  該機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佈局形式,選裝4台國産渦槳六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53.5噸,具有載重量大、航程遠、續航時間長的特點。

  AG600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森林滅火、特種滅火效率高,20秒內可一次汲水12噸,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余平方米;海上救援能力強,可快速響應、快速到達,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救援行動,起降抗浪能力不低於2米,可一次救助50名海上遇險人員。

  作為中國“三個大飛機”之一的AG600,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是繼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運輸機運-20、大型客機C919之後,中國在大飛機領域研製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24日報道,央視新聞報道,大陸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24日已于珠海金灣機場首飛成功。

  報道稱,AG600是去年7月23日在珠海完成總裝下線的,今年先後在珠海完成低中高速滑行試驗和首飛技術品質評審會。12月7日,AG600水陸兩棲飛機取得特許飛行證,預示著AG600飛機即將進行首次研發試飛。

  《廣州日報》報道,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中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AG600飛機去年7月23日在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總裝成功下線,2017年4月29日,AG600在珠海進行了首次地面滑行試驗,5月20日,AG600成功完成首次低速滑行試驗。最近幾個月,AG600先後成功完成上天中、高速滑行試驗。

  此外據路透社12月24日報道,中國自主研製的全球在研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首飛,這是中國軍事現代化計劃的最新舉措。

  中國國家電視臺播放了AG600從坐落在南海沿岸的珠海機場起飛的畫面。

  飛機在飛行了一個多小時後安全返航著陸,在軍樂聲中,人們揮舞著國旗進行慶祝。

  新華社報道稱,該飛機可保護中國的海域、島礁。

  國有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花了將近8年時間研製這一飛機,它與波音737差不多大小,是中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而研製的。

  不過,國有媒體也特別指出它有可能會被用於南海。

  官方的《中國日報》本月初援引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的話説,該飛機可在不用中途加油的情況下在中國海南省與曾母暗沙之間往返飛行,中國聲稱對曾母暗沙享有主權,但它靠近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

  截至目前,AG600已收到來自中國政府各部門和中國公司的17個訂單。

  中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軍事現代化建設,從試射反衛星導彈、建造隱形飛機到自主研製航空母艦。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