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産大飛機“三兄弟”藍天聚首 開啟航空強國新時代

2017-12-25 13:0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12月24日上午9時39分許,藍白涂裝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從珠海金灣機場啟動,滑行,一飛沖天。十年磨礪,運20、C919、AG600,中國大飛機“三兄弟”終於藍天聚首。

  大飛機“譜係”漸完整

  AG600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水陸兩棲飛機,飛機選裝4台國産渦槳六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53.5噸,實現超過4000公里的最大航程。

  全機5萬多個結構及系統零部件中,98%由國內供應商提供,全機機載成品95%以上為國産産品,這是一架真正的“中國製造”。

  “AG600是為了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需求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説,它的研製集中了中國航空工業之智,是集體協作、齊心並進的成果。

  上半身是飛機,下半身是船——外形特色明顯的“鯤龍”,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它可以在複雜氣象條件下作業,一次性救助50名海上遇險者;它可以通過在水面上20秒的滑行一次汲水12噸,單次投水救火面積4000余平方米,實現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往返投水滅火。

  航空業界人士表示,中國大飛機工業的騰飛根植于國力的提升,得益於一個大國順勢而為的智慧和舉全國之力自主發展的能力。歷經多年自主攻關,中國的大飛機家族已經具備了相對完整的“家族譜係”,中國正式進入全球“大飛機俱樂部”。

  “三兄弟”將迎“新夥伴”

  作為中國大飛機家族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本身也有望形成一個“小家族”。

  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公司董事長劉祥仁説,AG600還可根據任務需要,通過改裝,廣泛應用於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探測、海上運輸等其他用途。

  不斷推出新品、不斷衝刺尖端——展望未來,人們不僅能看到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的“三兄弟”,還會看到它們更多的“新夥伴”。

  在通用飛機領域,劉祥仁介紹,目前正在研發、生産的還有新型通用小飛機,包括私人飛機、公務機等,未來會有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實現“想飛就飛”夢想的國産飛機翱翔藍天。

  在最受關注的大客機領域,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RAIC)9月29日宣佈,中俄聯合遠端寬體客機正式命名為CR929。中俄遠端寬體客機採用雙通道客艙佈局,CR929-600的航程為1.2萬公里,280座級;通過採用先進氣動設計、大量應用複合材料、裝配新一代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等提高飛機綜合性能指標。

  藍天呼喚“中國心”

  航空發動機、航電系統、高端材料等諸多航空核心技術亟待全力突破。特別是中國大飛機需要更強勁的“中國心臟”,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認為,與航空強國相比,航空發動機是中國的“軟肋”。

  一直以來,中國航空發動機依賴進口,自主研製的型號較少。航空發動機需要在高溫、高壓、高轉速、高載荷等嚴苛條件下工作,涉及氣動熱力學、燃燒學等眾多基礎學科以及工程領域,技術難度大、研製週期長。

  與此同時,航空發動機對國民經濟的輻射作用明顯。根據測算,按産品單位重量創造的價值計算,船舶基準數為1、汽車為9、噴氣飛機為800,而航空發動機則高達1400,是飛機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2016年,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成立。這家新央企成為中國實施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的責任主體,表明中國自主打造航空“心臟”的決心。

  近日,中國航發研製的大型客機發動機“長江-1000A”高壓壓氣機完成了第一階段試驗,向國産大飛機裝配“中國心”走近了一步。

  (據新華社廣州12月24日電 記者葉前、王攀、胡喆、呼濤)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