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時代潮涌 砥礪前行——開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征程

2017-12-25 09:5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題:時代潮涌 砥礪前行——開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征程

  新華社記者侯麗軍、鄭明達、孫奕

  一路征程,春華秋實。

  2017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外交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使中國發展的世界意義更加彰顯,中國道路的全球影響更加深遠。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視野更加開闊、目標更加高遠、格局更加宏大、步伐更加從容。

  新作為: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九大為今後中國外交提出總目標,全面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為邁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亮明瞭新旗幟,催生了新作為,開闢了新境界。

  立於時代潮頭,中國領導人展現出心繫天下的世界情懷,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

  “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義在於國家之間要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夥伴關係。”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説。

  2017年,中國領導人出訪足跡遍佈歐洲、亞洲、美洲和大洋洲。中國聚焦各國利益匯合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深化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

  ——積極運籌,做穩定大國關係的中流砥柱。

  一年內,中美國家元首3次會晤,多次通話通信,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和個人友誼,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習近平主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實現互訪,舉行5次會晤,引領中俄戰略協作向更高水準邁進;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取得豐碩成果,中歐四大夥伴關係建設邁出新的步伐。

  ——深耕周邊,做周邊形勢穩定器、地區合作推動者。

  黨的十九大後,中國領導人相繼出訪越南、寮國、菲律賓等周邊國家,傳遞出中國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明確信號;中方著眼大局採取靈活處理方式,與韓國就階段性處理“薩德”問題達成共識,中韓關係實現轉圜;與東盟國家在提前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框架基礎上,正式宣佈啟動“準則”實質性案文的具體磋商。

  ——不忘底色,做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好朋友、好夥伴。

  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中國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合作風光正好,蹄疾步穩。從今年6月中國同巴拿馬建交,到11月巴雷拉總統訪華,前後僅相隔5個多月,期間兩國各領域合作往來熱絡。

  “中國提出的正確義利觀,就是在利益和道義之間尋求最佳平衡,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體現中國的大國責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袁鵬説。

  大國外交,縱橫捭闔;中國發展,舉世矚目。

  面對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界,中國不斷鞏固擴大“朋友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闢道路,創造條件。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