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鋼琴小鎮一堂課

2017-12-22 10:14:00
來源:央廣新聞
字號
  央廣網湖州12月22日消息(記者張國亮)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地處莫幹山腳下、人口不足2萬的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從“木業重鎮”轉型為“鋼琴之鄉”。如今小鎮90多家鋼琴企業年産鋼琴超過5萬架,中國産的每八台鋼琴中就有一台産自這裡。農民造鋼琴,品質、銷量究竟怎麼樣?

  要説洛舍農民造鋼琴的歷史,還得和回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三十多年前,洛捨得農民們覺得鋼琴也就是一個“能發出聲音的大木頭盒子”,於是他們從上海鋼琴廠請來技術師傅。鄉鎮企業竟然從國有企業挖專家,在這樣頗有時代特徵的戲劇性開端下,洛舍鎮的鋼琴製造業逐漸做大。如今,在樂韻鋼琴廠的老闆娘金文英的展廳裏,最貴的一架鋼琴,已經可以賣到135萬元。

  洛捨得鋼琴製造之路前幾年也遇到過發展“瓶頸”——沒有規模化生産、沒有過硬的品質、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只能賺取同行業最微薄的利潤。面對困境,敢想敢幹的洛舍人,主動尋求突破——他們從奧地利引進品牌,從韓國請來調音師,主攻高端市場。在鋼琴産業發展同時,傳統的木業産業也隨之發展,兩大産業之間形成良性互補。

  就在金文英接待大學生的同時,洛舍東衡村總支書記章順龍,正在一片工地前陪著洛舍鎮鎮長唐捷商討鋼琴小鎮的規劃。

  章順龍:我們到浙江音樂學院去過了,把我們的鋼琴小鎮規劃拿過去看了,看了之後,覺得規劃做的還是不夠精細。

  洛舍鋼琴企業大多規模不大,為解決當地小微企業用地難題,“中國鋼琴小鎮”項目正在規劃並開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洛舍人有什麼新目標?他們的回答是,從“中國鋼琴第一村”到“中國鋼琴文化第一村”!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