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雪梨大學教授:妖魔化中國學生,將面臨難以彌補的赤字

2017-12-21 09:18: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王會聰 王未來 何洋】微信朋友圈一直流傳這樣一條留學圈的“鄙視鏈”:去北美的鄙視去英國的,去英國的鄙視去澳洲的,去澳洲的鄙視去東南亞的,去東南亞的鄙視去港澳的。正是在這條“鄙視鏈”的中段,最近發生了很多“奇怪的事”。近日,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及中國駐雪梨、墨爾本、珀斯、布裏斯班和阿德萊德總領事館,罕見同時在官方網站醒目位置發佈安全警告,提醒中國留學生加強安全防範。間諜、毆打、歧視……過去一年,澳大利亞中國留學生不時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卻是中國留學生第二大目的地。澳大利亞高校何時這麼火了?眼下的風波會對中國留學生産生多大影響?

  教育,進入“牛市”的澳第三大出口産業

  小李來自山東,2010年,她從國內英語專業畢業後,赴澳攻讀會計專業研究生。當時她的想法是通過留學實現移民。她在南澳大學學了兩年,順利畢業拿到學位,期間學費和生活費共計花了約50萬元人民幣。畢業後她準備雅思考試和會計職業評估,一年後順利通過雅思並湊夠移民分數,拿到永居身份。現在,她在墨爾本從事會計工作。

  小李選擇赴澳大利亞留學並不令人意外。從全球範圍看,澳大利亞是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第三大教育産業出口國,更是中國學生第二大留學目的地國(僅次於美國)。截至今年5月,中國大陸在澳留學生接近16.7萬人,幾乎佔在澳國際留學生的1/3,其中10.7萬人在高校就讀,2.4萬人在語言學校就讀,1.1萬人接受職業教育,中小學生也有1.1萬。所有中國學生中,自費留學比例超過95%。

  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等知名機構發佈的全球大學排行榜上,澳大利亞高校表現並不突出,沒有一所能進前25名。但這不意味著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水準低,相反,雖然只有約40所高校,其中超過一半躋身世界500強,墨爾本大學、雪梨大學等“八大”院校幾乎全部位列世界高校前100名。

  澳大利亞每年吸納諸多國家的留學生來學習、深造。根據澳教育局2016-2017財年報表,教育出口已經成為該國繼鐵礦、煤炭之後的第三大出口産業,實際總值達288億澳元(1澳元約合5元人民幣)。而在教育出口類別上,除大學、研究生早已成為留學生的熱門選擇外,澳大利亞小學也接受留學申請。

  絕大多數留學生到澳大利亞攻讀本科或研究生學位。澳大利亞學者普遍認為,澳大利亞的教育産業已經進入“牛市”,他們為本國成為第三大教育産業出口國感到驕傲。留學生的注入,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澳大利亞的專家曾多次發聲,表示必須保證澳大利亞教育産業的繁榮是可持續的。

  澳官方也看到了這一點。去年4月30日,澳政府公佈《澳大利亞國際教育戰略2025》《澳大利亞國際教育路線圖2025》等文件,打算在未來10年大力拓展國際教育産業,其中一項重要目標是到2025年讓留學生人數增至72萬。

  “對於澳大利亞而言,國際教育是一個重要産業。”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員于雷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在澳大利亞的亞洲留學生特別多,包括中國、印度、東南亞、太平洋島國的留學生,歐美留學生很少。國際教育産業對當地經濟做出的貢獻非常大,中國留學生更是其中重要的貢獻力量。澳大利亞幾乎任何一所大學裏,將近一半是中國留學生。

  什麼吸引了中國學生?

  雪梨大學一名韓姓中國留學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澳大利亞高校在中國學生中火熱,原因很多,比如澳大學入學門檻低,不需要考GRE,只要雅思或託福成績就可以,澳八大名校在國際上很知名,對於GPA(平均學分績點)要求低;留學是拿澳大利亞綠卡的一個途徑,比如就讀會計、法律等專業畢業後拿綠卡會很方便,相當於學位、身份一舉兩得,相比留學美國優勢明顯。

  中國學生赴澳大利亞留學的浪潮始於2000年,2005年後中國赴澳留學生持續增長。于雷説,澳大利亞教育屬於英國體系,理念先進,整體水準較高;在歐洲屢受移民浪潮衝擊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相比之下安全條件更好。當然,不少中國學生是奔著綠卡和國籍去的。

  赴澳中國留學人員數量快速增長,意外事故發生的頻率也在提高。與歐美國家不同的是,澳大利亞社會存在著相當嚴重的種族歧視,佔人口絕大多數的白人對來自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人普遍充滿偏見,大學校園同樣難免。

  今年以來,澳大利亞發生幾起較為嚴重的留學生被毆打事件,最近一起發生在堪培拉一個公交站,幾名中國留學生被圍毆。令人擔憂的不止這些。今年7月開學後,墨爾本等地高校突然出現一些讓中國學生不安的海報,上面用中文寫著:“注意!此處禁止中國學生進入……”此後在雪梨和墨爾本高校出現的塗鴉明目張膽地稱要“殺死中國人”。

  雪上加霜的是,中國留學生還被澳媒體污衊干涉高校學術自由和價值觀,今年4月,有澳媒“爆料”稱,在澳中國留學生在中國當局操控下從事間諜活動。一些西方媒體跟進渲染。

  這些因素導致中國留學生目前在澳大利亞處境“尷尬”。實際上,當地社會才是真的尷尬,正如美國《紐約時報》20日所寫:“許多澳大利亞人在討論中國留學生、中國人在澳大利亞房地産和農業用地上的投資時比較矛盾,須知,中國留學生每年給澳高校系統注入的錢高達180億美元。”

  頻頻遇襲,印度在澳留學生曾一年少一半

  媒體吵翻了天,但整體而言,澳高校校園裏相對平靜。雪梨大學的韓同學説,他在校園裏沒感覺出對於中國學生的歧視。“但很多外國同學來問我怎麼看待最近這些事。我在商學院的同學以及就讀本科的學弟學妹也比較關心,他們主修的專業中國學生很多,外國人成為少數後就會反感中國人”,韓同學説:“更多影響主要是這邊華文媒體的渲染吧,很多微信公眾號文章讓人人心惶惶,所説內容應該是真的,但多把重點放在了‘中國留學生’這個身份上。”

  《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幾名中國留學生表示,目前來看,中國學生赴澳留學的意願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畢竟當地反華和歧視現象一直存在。更重要的是,如果留學需求沒變,只要入學門檻保持低層次,移民門檻不提升,當地高校還是會受中國學生歡迎的。

  于雷也表示,中國學生赴澳留學的整體形勢還沒受到影響。事實上,中國赴澳留學生的增多對於兩國人民交流是有利的。雖然經常看到澳大利亞政治人物表現出對華不友好態度,但民間的對華情感是比較好的,其中就有大量留學生的積極影響。

  不過,對於當前的喧囂,很多華人有意見。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的一名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目前的局面,不僅一些中國留學生不解,他也感到意外,以前是當地媒體和個別機構、學者在鼓噪,現在連政府也跳了出來。多數分析認為,肇因是當局在打民族主義牌,迎合民粹輿論,以獲取民意支援。

  擔憂失去中國留學生的聲音在當地同樣存在。有媒體稱,在堪培拉,負責監管澳38所公立大學的澳教育與培訓部已經産生了擔憂情緒。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協會首席執行官哈尼伍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警告,如果留學環境惡化,澳大利亞面臨中國留學生流失的風險,“考慮到當前的因素,中國的家長們在把孩子送往澳大利亞之前會三思而後行”。但澳中關係研究院的那名學者説,由於這種情況還沒有發生,澳社會也就沒有感受到相應影響,因此沒到反思的階段。

  實際上,安全問題帶來生源流失的情況曾發生過,許多印度學生就被其同胞在澳接連遇襲事件嚇跑,比如2014年印度學生在墨爾本遇襲事件。往前追溯,2008年到2010年間,在澳印度留學生遭遇一連串共152起襲擊事件,特別是澳警察在調查一起襲擊致死案件時不願將種族歧視視作犯罪動機來調查,讓印度媒體憤怒,印度《經濟時報》打出“澳大利亞,種族主義之地”的標題。接著,僅一年間,印度留學生就減少了一半,5年後才恢復到2010年的水準。

  “澳大利亞想確保其政治體系對國際影響的抵抗力,但如果它在該過程中對中國學生妖魔化,那麼澳高校系統或將面臨由此帶來的難以彌補的赤字。”雪梨大學美籍社會學教授薩爾瓦托巴伯恩斯18日撰文稱,澳教育産業和礦業都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公眾輿論對到哪買鐵礦石和煤炭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對留學選項至關重要。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