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匯聚新科技 發展新金融

2017-12-21 08:4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得天獨厚的區位和政策優勢,以及交通樞紐建設和軟環境方面的政務服務創新,讓廣州南沙區成為投資集聚地。近年來,該區吸引了眾多企業進駐,人工智慧和金融産業異軍突起,經濟發展迅速,已連續15個季度GDP增速位列廣州各區之首。

  人工智慧形成集群效應

  亞信、科大訊飛……今年以來,不少國內發展領先的人工智慧企業紛紛落戶南沙。短短一年時間,人工智慧産業在南沙迅速崛起。而這背後的支撐,是南沙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支援高新科技發展的政策環境引力。

  11月17日,“微軟雲暨移動技術孵化計劃─廣州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臺”正式啟動。香江集團與廣州南沙産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佈共同發起1億元人工智慧産業創投基金。目前,平臺已成功招募了18支人工智慧新銳,創業孵化團隊已落地南沙?香江國際金融中心。包括小馬智行、同盾科技、科大訊飛、雲從科技在內的近30家人工智慧企業的匯聚,初步形成了産業集聚效應。

  南沙出臺了全國最具競爭力的“1+1+10”産業政策,其中為人工智慧産業的團隊落戶、實驗室籌建等制定了相關政策,團隊最高可獲得1億元的獎勵和補貼。落地南沙的科創企業總部最高可獲95%的獎勵,優秀科技計劃項目最高可得到500萬元的配套資助,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租金補貼、貸款貼息等方面資金扶持。

  融資租賃規模超千億

  11月24日,浦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南沙自貿區向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交付一架波音B737─800飛機。這是南沙通過創新模式引進的第三十二架租賃飛機。

  南沙自貿區自掛牌以來,從政策和服務方面對飛機租賃業務給予大力扶持和鼓勵,著力將南沙打造成為華南地區融資租賃聚集中心。南沙制定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從企業落戶、經濟發展貢獻、飛機船舶等重點項目獎勵及跨境融資等方面優化融資租賃企業發展環境。借助自貿區海關異地委託監管的創新政策,廣州海關聯動白雲機場海關和南沙海關,確保南沙自貿區的飛機租賃項目在白雲機場海關落地。

  截至今年11月,落戶南沙的金融企業超過2700家,持牌法人金融機構10家,佔廣州市的1/5;融資租賃企業已落戶353家,業務規模超千億元,企業數量和業務規模佔廣州市八成;私募基金企業已達559家,註冊資本達1883億元,廣州市單體規模最大的國新央企運營基金、全國首只軍民融合産業投資基金國華軍民融合發展基金等一批股權投資、創業投資機構均已落戶;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0家。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