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暫時關閉白宮請願網站 媒體:設立就是“笑話”

2017-12-21 08:33: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木昏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高文宇】特朗普政府要為民意設置“靜音”?當地時間19日,美國白宮宣佈“暫時關閉”白宮請願網站“我們人民”。“白宮請願網”自創立之日起便被一些媒體視為連接普通民眾與政府高層的“綠色通道”,對上屆政府的執政議程頗具影響;但特朗普入主白宮以後,卻並未對任何符合條件的“請願”予以回復,因而這一舉動一時間引發眾説紛紜。

  美聯社援引白宮消息稱,“白宮請願網”于當地時間19日午夜正式進入維護期,新版本的“請願網”將於2018年1月下旬上線運營。白宮官員表示,該網站現存的請願事項和簽名將全部保留,白宮將在新網站上線後著手對滿足簽名數量條件的請願事項進行回復。不過,官方並未透露將對網站做出哪些具體改動。《環球時報》特約記者20日登錄“白宮請願網”時發現,該網站已挂出“維護公告”,且無法再發表新的請願內容;但用戶仍然可以通過“私信”的方式給白宮留言,也可以留下個人電子郵件地址關注“請願”的最新進展。

  據美國《華盛頓觀察家報》報道,就是否要“取締”原有的“請願網”一事,特朗普政府此前已“糾結”數月之久。因負責網站運營的白宮通信部門今年夏季經歷了頻繁的人事調整,工作人員就該網站的處置始終無法達成一致,維護事宜一度被耽擱。此外,運營成本也是白宮考慮是否要對網站進行維護升級的重要因素之一。據稱,更換網站運營商每年可為美國政府節省1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57萬元)運營費用。

  該報稱,由於特朗普的反對者太多,“白宮請願網”在其入主白宮後一度成為“異見人士”的專用平臺,諸多“民願”均直接將矛頭對準總統本人。例如,要求特朗普公開納稅情況的請願匯集到110萬個簽名,要求總統辭職的請願則徵得14萬個簽名。不過,特朗普政府在該網站始終保持著“零回復”紀錄,對17項滿足回復條件的事項均視而不見。因此也有不少網友懷疑,白宮關閉“請願網”是為了“消除異見”。有人質疑,所謂的“新網站”不過是“公關套路”,白宮方面“指不定鼓搗出個什麼破玩意兒”。還有人諷刺這是“特朗普式民主”:“好了,我已經讓民眾發聲了,現在把他們發的帖子都刪了吧。”

  “白宮請願網”創建於2011年,是奧巴馬政府“數字民主計劃”的一部分,旨在為全美民眾提供一個“影響國家”政策的渠道。根據規則,若請願事項30天內集齊10萬個簽名,官方應進行回應。不過,有不少美國媒體都對“白宮請願網”的設立動機存疑。美國《大西洋月刊》在“請願網”創立初期曾譏笑該網站與其所代表的“民主的未來”都是“笑話”,因為該網站充斥了太多荒謬可笑、毫無意義的訴求。比如最“沒正形”的一項請願要求奧巴馬政府打造科幻電影《星球大戰》裏的“終極武器”——一顆和月亮一樣大的“死星”。該訴求竟然籌集到足夠的簽名,導致官方不得不煞有介事地進行回復,以“造價太高”和“本屆政府無意毀滅行星”為由予以駁回。2014年,另一項“眾志成城”的請願同樣令官方“無言以對”:美國民眾要求驅逐當時名聲不佳的加拿大歌手賈斯汀比伯並吊銷其綠卡。還有輿論認為,“白宮請願網”本質上其實就是奧巴馬政府的一個“宣傳工具”,而非“為民服務”,其運營者根本“不按規矩出牌”——面對比較棘手的訴求,官方的回應往往能拖就拖。《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誌就舉例稱,該網站早年曾有一項備受各界關注的請願訴求,要求赦免“棱鏡門”事件的主人公斯諾登。結果,官方直到兩年後才進行回應,並對該項訴求予以駁回。

  但也有媒體認為,“白宮請願網”創立6年來取得了不少成果,特別是讓一些“存在感”較低的弱勢群體的權益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美國皮尤中心一項調查也顯示,該網站確實對奧巴馬當政的一些政治、立法議程起到過直接作用:比如,美國17歲跨性別人士奧爾康2015年自殺身亡,引發公眾對於“性取向治療”的強烈抵觸。而民眾當時在“白宮請願網”上的訴求,直接影響到總統奧巴馬的立場,他明確表示將支援國家法律禁止該類醫療活動。因此,輿論也希望特朗普政府可以“如期”重開“請願網站”,並回應民眾訴求。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