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醫院周邊未絕跡 有的“轉戰”電商最高月售近7000單——號販子為何屢打不絕?

2017-12-20 08:5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醫院周邊未絕跡 有的“轉戰”電商最高月售近7000單——號販子為何屢打不絕?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彭源、張華迎

  針對個別醫院存在號販子的情況,北京警方10月底組織專項打擊行動,對5家醫院內的號販子團夥和2個網路搶號團夥統一抓捕,破獲號販子團夥6個,刑事拘留17人、行政拘留37人。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隨著各地對號販子打擊力度不斷加強,聚集在醫院周邊的號販子雖然有所減少,但並未絕跡;不少號販子“轉戰”網路,有的甚至在電商平臺開店接單,通過搶號軟體在醫院APP、微信等預約掛號平臺上搶號、囤號進行倒賣,有的網店單月銷量近7000單。

  醫院周邊號販子活動更隱蔽 專家號200元至2000元倒賣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市幾家醫院時發現,仍有部分號販子盤桓于醫院周邊,向患者兜售專家號。

  為了醫治困擾多年的眼底黃斑,潘女士多次往返于石家莊和北京之間。“雖然現在可以通過‘京醫通’微信、自助掛號機和電話等渠道預約掛號,可是一些緊俏的專家號根本預約不到,只能找號販子。”為了預約到同仁醫院的專家號,今年她已3次從號販子手中高價購買,每次費用都在300元以上。

  按照潘女士的指引,記者在同仁醫院門口的天橋上找到了幾個號販子。他們見人走近,就主動靠上來壓低聲問:“要號嗎?”並承諾當天要號最快能挂上第二天的。在幾番討價還價後,號販子王某表示,原價300元的服務費可以打8.8折,保證能搶到主任醫師號。

  據了解,為方便患者,現在大多數醫院會在掛號窗口預留一定數量的專家號。為了搶佔這部分號源,號販子花錢雇人在窗口排隊搶號。這些號販子通常以團夥形式存在,組織嚴密、分工明確。

  北京市警方10月底查獲了2個盤踞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門診樓內的號販子團夥。據警方介紹,這兩個團夥由販號多年的前科人員組織指揮,與前幾年的自己排隊、自己販號相比,團夥內部分工更明確、活動更加隱蔽。該團夥有人負責在醫院周邊招攬客源,並將資訊反饋給現場“指揮員”,“指揮員”雇傭眾多人員連夜排隊。成功掛號一個,排隊者可獲得100元至120元的勞務費,號則被“指揮員”以200元至2000元不等的價格倒賣給患者。

  記者在北京協和醫院門口遇到號販子馬某,他稱無論多麼緊俏的專家號都能挂上。當記者對其可信度提出質疑時,他聲稱:“放心,我是直接從醫院內部拿號,咱有關係。”

  號販子網上開店 人氣店舖單月銷量近7000單 

  2016年起,國家衛計委在三級醫院全面推行預約診療,其中北京市22家市屬大醫院全部實施非急診全面預約,各醫院通過電話、網站、APP或者微信公眾號提供預約服務。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號販子隨之轉戰網路。在某大型電商平臺,記者輸入關鍵詞“北京醫院 掛號”檢索發現,提供預約掛號服務的店舖超200家,其中人氣最高的店舖顯示月銷量近7000單。一些店舖在醒目位置標注可提供“北京協和醫院預約掛號”“北京積水潭醫院專家號”“北京兒童醫院專家號預約”等服務。

  以為孩子做視力檢查為由,記者隨機選取一家店舖進行諮詢,商家推薦挂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小兒眼科的專家號,並稱只要提供孩子和陪同人的身份證資訊就可以,掛號費自付,加收300元至400元服務費。商家保證:“我們掛號安全可靠,費用可以走第三方支付平臺,挂不上號可以隨時申請退款。”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號販子利用搶號軟體搶佔號源。在北京同仁醫院附近接單的號販子田某稱,長期幹這行,她已經摸透北京多家醫院的放號時間和規律,放號時間一到,先用自有身份證號通過搶票軟體囤積號源,聯繫到買家後,在取消預約的同時,用買家的身份資訊重新搶號。

  業內人士介紹,雖然網上預約掛號都實行了實名制,但掛號的是患者還是號販子是無法區分的,號販子可以通過軟體搶佔優質號源。

  加大懲戒力度 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化解掛號難題 

  號販子屢禁不絕與違法成本低有很大關係。據記者了解,目前,多數號販子只能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懲罰上限是行政拘留15天加1000元罰款。只有對於少部分有前科、情節特別嚴重的號販子,才依照《刑法》中擾亂公共秩序罪、尋釁滋事罪等進行刑事拘留。2016年末至今年3月間,北京警方共抓獲相關違法犯罪人員377人,其中328人被行政拘留,只有49人被刑事拘留。

  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楊盛表示,很多號販子被放出來後重操舊業。他建議,針對號販子的執法巡查行動應常態化、制度化,要對重點區域和網路平臺進行監控,並進一步加大懲戒力度,聯合打擊“線上線下”的號販子團夥。

  “打擊號販子,短期內需要完善實名制預約機制。”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醫藥衛生法學副教授鄧勇建議,儘快完善醫院電子掛號系統,實施更加嚴格的實名制掛號、信用黑名單制度,從技術和制度上根治電腦自動刷號等問題。

  不少專家認為,號販子屢禁不絕也反映出當前國內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問題。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認為,長期來看還要發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和家庭醫生團隊首診制度,同時完善分級診療制度,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引導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流向基層,讓人才下沉、資源下沉,讓優質醫療資源更好為百姓服務。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