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印度工商管理碩士陷入就業危機

2017-12-12 09:2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印度《經濟時報》日前報道,全印科技教育委員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2017年度,超過一半的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生沒有在校園招聘中找到工作,僅有47%的畢業生在校園招聘中找到了工作,比上年減少了4%,是5年以來最低水準。持有研究生文憑的學生失業率更高,比上年減少12%。這些數字還不包括來自印度精英管理學院的畢業生。

  自1991年改革開放以來,印度工商管理碩士需求進入一個高速增長期。公司願意為這些高級管理人員支付高薪,這些高管也能夠幫助家族式傳統企業迅速走向高端。管理成為在校學生追求的終生事業,工商管理碩士一度成為印度學生人生成功的關鍵指標。一些老牌企業雇用工商管理碩士多達20多名,給予高薪,將他們安置在公司高層作為顧問,隨時尋求他們的商業智慧。如今,印度工商管理碩士正在失去光環和地位。

  印度有近5000所培養工商管理碩士的機構,2016─2017年度這些機構約20萬名學生失業,加劇了整個國家的就業危機。在《經濟時報》看來,造成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過時。印度工商聯合會去年的一份報告稱,缺少品質控制和教學基礎設施,教師工資過低和師資缺乏是造成工商管理碩士就業危機的主要因素。

  不僅如此,即便工程院校畢業生也面臨同樣挑戰。麥肯錫此前的一份報告稱,印度只有1/4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夠找到工作。最近一些報告研究表明,這個比例不到20%。印度就業能力評估公司阿斯普瑞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95%的印度工程師不能編碼。

  印度德里大學教授拉爾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印度經濟持續放緩,私人投資減少,創造就業機會遲緩,越來越多年輕人畢業即失業。拉爾表示,印度目前人口平均年齡僅為27歲,到2026年,15歲─59歲的工作人口將佔總人口64%。但由於教育和培訓體系落後,再加上人工智慧快速發展,本來應有的人口紅利面臨巨大挑戰。目前每年約有1200萬人進入就業市場,這些大部分沒有經過培訓。據印度勞動局數據,2015年8個勞動密集型行業總共增加13.5萬就業崗位,對解決龐大的就業人口來説,杯水車薪。《印度時報》近期報道,印度總理莫迪自2014年上臺以來承諾每年解決1000萬人就業,但實際上3年來僅解決了32萬人就業。

  全印科技教育委員會表示,正在採取措施更新和修改管理及工程類課程。印度政府也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今年5月請改造印度國家研究院對就業市場進行可靠數據收集,幫助政府部門進行政策制定。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