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澳學者:特恩布爾對華政策將使我們付出代價

2017-12-12 09:2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從指責“中國影響力干預澳大利亞政治”,到用中文宣稱“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特恩布爾最近的表演很賣力,簡直成了澳大利亞輿論場這波持續不斷的“反華鬧劇”的領唱。中國人從未把澳大利亞當對手看,它卻不斷地來“碰瓷”,還演得特誇張,以致有澳大利亞政客都看不下去,指責特恩布爾是在刻意散播“中國恐懼症”。

  澳國內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擔憂,如果當局不斷毒化與最大貿易夥伴的關係氛圍,澳大利亞能吃得消嗎?“從長遠看,特恩布爾自吹自擂的中國政策將令我們付出代價。”雪梨科技大學學者勞倫森在媒體上警告道。

  近段時間,澳大利亞對有關“中國滲透”的炒作甚囂塵上。澳大利亞《新日報》稱,在對外國干涉的擔憂日益加劇、特恩布爾誓言對北京“站起來”之際,一項關於選舉委員會數據的研究顯示,2000年至2016年間,與中國有關的捐助者共向澳大利亞政治進程投入超過1260萬美元,佔所有外國捐款的79.3%。

  11日,澳大利亞4bc新聞網等媒體還找到“中國對澳影響力增長”的另一個證據:工黨參議員山姆達斯特阿裏(中文名鄧森)2015年1月曾試圖私下向本黨副黨魁普利貝爾舍克施壓,要求後者在訪問香港時放棄與反對北京的“活動分子”會晤。雖然達斯特阿裏的發言人明確否認,指責相關説法“完全是一派胡言”,但自由派議員紛紛指責達斯特阿裏的做法“絕不可接受”,呼籲他儘快走人。

  達斯特阿裏可以説是澳大利亞最近這場“反華風波”的一個焦點。澳大利亞部分國會議員近期因被爆出具有雙重國籍而被迫辭職,這使得本來就只領先反對黨工黨兩票的自由黨—國家黨執政聯盟突然變為少數派政府,特恩布爾甚至有可能地位不保。為了保住自己的執政地位,特恩布爾政府選擇以攻擊被媒體指控為“親華”的工黨參議員達斯特阿裏為突破口。

  選舉操弄是一方面,與中國人從沒有把澳大利亞當做威脅、網路上喜歡把它昵稱為“袋鼠國”不同,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地處亞太、奉行西方價值觀的國家,對中國確實充滿矛盾心態,甚至揮之不去的偏見。這也正是其不時冒出“仇華”“恐華”情緒的深層原因。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員于雷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這其實反映了澳大利亞一種不成熟的心態,特別是對於它這種在西方國家中“層次不是很高的國家”,這種心態特別強。

  不斷的炒作給中澳關係蒙上陰影,也讓希望正常發展對華關係的澳大利亞人感到憂慮。“澳中關係正處於危險臨界點”,《澳大利亞人報》11日以此為題稱,澳大利亞工商界非常擔憂目前的澳中關係正面臨拐點,認為特恩布爾的反華言行有可能導致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遊客數量出現“破壞性下降”。澳中工商業委員會主席、前維多利亞州州長約翰布倫比提醒澳大利亞政府領導人不要忘記,沒有中國經濟的崛起,就沒有澳大利亞經濟連續26年的增長。

  “長遠來看,特恩布爾自吹自擂的中國政策將使我們付出代價”,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中澳關係研究所副所長詹姆斯勞倫森在《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撰文説,今年澳大利亞一直在跟中國過不去。現在不僅中國政府不滿雙邊關係的變化,拉籌伯大學的詹姆斯萊布德也呼籲緊急“降溫”。此前,他曾是澳大利亞務實對待中國態度的最直言不諱的批評者之一。最近訪問中國時,他和同事在中國遇到喜歡和對澳大利亞有好感的學者而非中國官員的激烈反應。

  文章最後稱:“在中國,那裏的家庭可能會開始發現,美國加州葡萄酒的味道比我們的好,而夏威夷的風光也勝過大洋路。隨著中國經濟在2030年前再次翻番,我們可能會錯失很多的機會。”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魏輝】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