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林毅夫:從窮國到強國,中國可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寶貴經驗

2017-12-07 09:55: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綜合報道】當地時間12月5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題為“發展中國家可以向崛起的中國學到什麼”(What China Can Teach Developing Nations About Building Power)的署名文章。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以來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文章稱,中國從貧窮國家崛起為世界強國,這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寶貴的經驗。

  文章説,隨著中國經濟影響力的增長,中國對全球治理的影響力也將隨之增長。中國將繼續推行消除貧困和饑餓的計劃,並且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並不局限于本國。

  文章最後表示,中國將繼續奉行不干涉原則,同時繼續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貿易和投資機會,而不是像西方那樣,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強加給發展中國家,作為人道主義援助的先決條件。中國繼續保持著高瞻遠矚與開放態度,即將恢復其世界領先大國的歷史角色。

  以下是文章節選:

  2018年是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40週年。這個週年紀念正值非同尋常的歷史時刻:美國明顯在退出全球化,為中國加快步伐,成為全球貿易體系守護者提供了確鑿無疑的機會。

  此外,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裏從貧窮國家崛起為世界強國,這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寶貴的經驗,特別是在特朗普政府繼續推行反全球化政策的情況下。

  1978年,中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為154美元,不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三分之一。當時中國是一個只關注自身的國家,其對外貿易佔GDP的比例僅為9.7%,如今已成為32.7%。

  自1970年代末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非常顯著。2009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國;2013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家;2014年,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在此期間,有7億多中國人擺脫了貧困。中國是過去40年來唯一沒有遭遇本土金融危機的新興經濟體。

  如今,中國已成為中上收入國家,每年的每人平均GDP接近9000美元,到2025年左右,這一數字可能會突破12700美元大關,標誌著中國成為高收入國家。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生産國,以及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

  中國全心接受全球化。它發起了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把中國同亞洲、歐洲和非洲市場聯繫起來。中國為支援“一帶一路”而提議創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最初雖然遭到美國的公開反對,但如今已有77個成員國,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多邊發展機構之一。

  2015年,人民幣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列為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的五種貨幣之一,其他四種貨幣分別是美元、日元、歐元和英鎊。這使得人民幣向著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邁進了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在實施自主經濟轉型後,都出現了經濟崩潰,而中國卻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方法上的差異。

  在過渡的早期階段,中國的重型設備製造和煉鋼等資本密集型行業記憶體在大量無生存能力的國有企業。在開放和競爭的市場中,如果沒有保護和補貼,這些行業是不可能存活的。因此,中國政府對這些企業給予補貼,但卻開放了對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投資,中國在這個領域內享有相對優勢。這種雙軌方式使中國保持穩定,實現了快速發展。

  中國的經濟開放也採取了類似策略。中國在以國有企業為主的資本密集型産業中限制外資流入。另一方面,對勞動密集型産業實行對外開放,吸引外資。

  雙軌過渡是有代價的。市場干預和扭曲導致腐敗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加劇。隨著製造業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也隨之惡化。為了應對這些問題,習近平在2012年至2017年擔任國家領導人的第一個五年任期內,發起了全面反腐;提議通過消除雙軌制改革的扭曲,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倡導嚴格的環保規定,在高速增長與“綠色”增長之間實現平衡。

  隨著中國經濟影響力的增長,它對全球治理的影響力也將隨之增長。今年10月,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期間,習近平獲得了第二個五年任期,成為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他現在的任務是使中國完成向高效率的公開市場經濟轉型,為國際和平與發展的新秩序做出貢獻。

  中國將繼續推行消除貧困和饑餓的計劃,並且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並不局限于本國。中國將繼續奉行不干涉原則,同時繼續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貿易和投資機會,而不是像西方那樣,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強加給發展中國家,作為人道主義援助的先決條件。

  1970年代末期以來,中國憑藉強有力的領導和務實態度相結合,實現了蓬勃發展。中國繼續保持著高瞻遠矚與開放態度,即將恢復其世界領先大國的歷史角色。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