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領航新征程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2017-12-06 13:19: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中國的經濟正在朝這個方向大步前進。從試飛成功的C919大型客機到商運速度世界第一的“復興號”高鐵,再到即將領跑世界的5G……當前,電子資訊、軌道交通、通信設備等産業通過創新驅動蓬勃發展,為我國産業邁向世界價值鏈中高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目前我國各産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又該如何推動我國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發力核心技術是關鍵 

  眾所週知,若要在全球産業價值鏈中領先,必定要擁有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這樣才能在國際標準和産業規則制定中享有話語權,中國行動通訊業的發展路徑就是一個證明。1G(第一代行動通訊)時代我們是旁觀者,2G時代是追隨者,3G、4G時代我們的行動通訊産業已經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中國即將領跑全球産業。

  不僅僅是行動通訊業,就在不久前,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這是北斗三號衛星的首次發射,也是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後實施的首次航太發射,它標誌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在衛星導航技術領域,世界上目前只有3個成熟運作的衛星導航系統,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中國的北斗系統。中國在衛星通信領域正在與國際強國同臺競技。

  中國通信業的發展只是中國製造産業提升的一個縮影,中國的産業發展正在調整和轉型中努力提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支援傳統産業優化升級,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準,這為未來産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與製造業、服務業等産業不同,近年來,中國通信産業通過技術創新、全業務發展,快速拓展國內與國際市場,已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實現了規模、效益、技術、品牌等全方位的躍升,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説,目前,中國通信業不僅具有完備的産品體系,而且龍頭企業崛起,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通信企業不斷向通信技術領域拓展,能夠提供完整的、端到端産品線和融合解決方案,提供高性價比産品。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副院長暨5G推進組組長王志勤表示,在全球統一5G標準的框架下,5G推進組與各參與單位密切合作,在第二階段試驗中開展無線空口和網路技術方案的研發與試驗取得了豐碩成果,進一步增強了業界推動5G技術創新發展的信心,在共同促進全球統一5G標準形成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在生産領域、工程領域、高端裝備領域,仍由發達國家掌握著標準話語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企業要邁向全球産業鏈的中高端,不僅要在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系統整合能力方面逐步提升,核心技術上也要有大的突破和進步,特別是要擁有標準的制定權,這是中國製造領先的重要環節。

  促進傳統産業與科技深度融合 

  目前,我國已形成門類齊全的産業産品體系,中國製造行銷全球。以高鐵技術為核心的軌道交通裝備、以核電技術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裝備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中國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高端裝備,都已成為我國裝備製造業參與國際經貿合作、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熱點和亮點;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中國電商依託“網際網路+”平臺,通過跨境電子商務打破全球零售巨頭的採購壟斷,逐步成為該領域全球價值鏈的新主導者。此外,紡織品、皮革與鞋類和基本金屬製造業也在全球領跑。

  “作為中國紡織工業的領軍企業,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放眼全球,提高産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世界高端紡織企業進軍。”如意控股集團執行總裁杜元姝介紹説,如意控股集團發展40多年來,提出的科技化、高端化、品牌化、國際化的企業發展方針始終沒變,這就意味著,必須從供給側出發,圍繞全球客戶需求,滿足市場個性化、差異化、小批量、多品種的需求。

  趙昌文表示,關鍵技術與核心零部件的缺乏始終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瓶頸。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也是提升産業水準的必由之路。趙昌文認為,融合是新一輪産業革命最本質的特徵,是傳統産業優化升級的關鍵詞。“在優化升級的過程中,企業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冒進,要注重‘軟硬兼施’,提高精益管理、全面品質管理等軟實力,才能提升效率和效益。”趙昌文説。

  目標是獲得全球市場成功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的時代,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表示,由於高品質産品供給能力不足,我國中高端購買力通過“海淘”、境外消費等形式持續外流。

  這正體現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提高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首飛成功。“C919設計研製中有多項重大技術突破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C919項目總設計師吳光輝告訴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促進我國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對於民用飛機來説,成功的終極目標就是市場成功,這要求我們提升中高端産品供給水準,不僅包括飛機的不斷改進完善和系列化發展,還包括市場理念、客戶服務體系等各個方面。

  全球客車銷量最大的宇通客車,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全年銷售額3%。“近年來,中國客車行業走向高端製造,恰恰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整個客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宇通客車國內行銷總監王建軍説,放眼中國客車行業,“去産能、補短板”,優化技術創新、産品創新、制度創新等,已成為包括汽車在內中國經濟各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提高供給體系品質是系統工程。趙昌文表示,從企業角度來看,必須轉變觀念,適應新時代消費需求的新變化,創新技術與商業模式,從而提供更高品質的産品和服務;從政府角度來看,也要提高對行業企業的生産和監督管理標準,為中國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創造更好的外部條件。(經濟日報記者 吉蕾蕾 崔國強)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