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提高黨的建設品質核心是全面提高黨內政治生活品質

2017-12-05 13:10:00
來源:理論網
字號

  作者:中央黨校副教育長、教授 柳建輝 

  黨的十九大從統籌推進“四個偉大”、履行好歷史使命,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高度,明確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其中強調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這一標準要求。提高黨的建設品質有多方面內容,而全面提高黨內政治生活品質無疑應是核心,這已經為黨的建設的歷史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所證明。

  (一)“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是十九大清醒認識黨的建設面臨的形勢而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保證“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這一基本方略首條內容的落實。為此,十九大報告第13部分第2自然段對此作出原則性判斷,突出強調“兩個深刻認識”,即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四大考驗”的長期性和複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四種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進而鮮明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這是具有歷史內涵和現實針對性的,需要紮實認真地學習貫徹。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也就意味著全面提高黨內政治生活品質永遠在路上。這就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這是中國共産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鮮明標誌。創立之初,黨就逐步認識到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1929年12月,毛澤東在《古田會議決議》第一部分“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中,批評黨內主觀主義錯誤時指出:“糾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黨員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並強調“批評的主要任務,是指出政治上的錯誤和組織上的錯誤。”此後,黨在加強自身建設的長期實踐中,把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作為重要任務,並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2016年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強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準則》,針對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不嚴肅、不認真,庸俗化、形式化等突出問題,從12個大的方面作出新規定,既指出了病症,也開出了藥方,既有治標舉措,也有治本方略。這再一次證明,中國共産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正是在此基礎上,十九大進一步強調要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只有如此,才能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報告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

  中國共産黨全面從嚴治黨的經驗,集中起來,就是“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因為黨是有著明確政治信仰、政治綱領、政治路線和政治目標的政治組織,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旗幟鮮明講政治,是其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是其自身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又是管黨治黨的重要抓手。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全黨的“四個意識”,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培養黨自我革命的勇氣、增強黨自我凈化的能力、提高黨排毒殺菌的政治免疫力,更好地履行黨的歷史使命。

  (二)要真正全面提高黨內政治生活品質,工作很多,其中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是關鍵。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尊崇黨章,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總規矩。從一定意義上説,全面從嚴治黨就是全面貫徹和不折不扣地執行黨章。黨章所蘊涵的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含蓋了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體現了黨的政治要求、思想要求、組織要求、作風要求、紀律要求和生活要求。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全面提高黨內政治生活品質,就要以此為重要抓手,在增強黨內政治生活“四性”上重點發力、協同發力。在十八屆六中全會基礎上,習近平同志在今年2月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專門對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各自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作了闡述,強調“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就是黨內政治生活要把握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引導黨員、幹部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時代性,就是黨內政治生活要緊跟時代步伐、聆聽時代聲音、回答時代課題,及時發現和解決黨內出現的新問題,使黨內政治生活始終充滿活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性,就是黨內政治生活要堅持黨的思想原則、政治原則、組織原則、工作原則,按原則處理黨內各種關係,按原則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戰鬥性,就是黨內政治生活要旗幟鮮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使每個黨組織都成為激濁揚清的戰鬥堡壘,使每個黨員都成為扶正祛邪的戰鬥員。”這是對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深化和發展,十九大吸收了這一重要思想成果。

  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是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徵,反映黨內政治生活的本質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尊崇黨章,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不僅要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這“四性”,而且要著力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著力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和執政水準、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著力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努力在全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四個著力”的總要求,明確了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目標方向,決定了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內容方法,展現了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生態前景,應該成為全黨的自覺追求。

  (三)增強黨內政治生活“四性”的要求,是一個整體,共同發生作用。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全面提高黨內政治生活品質,關鍵是既要有效發揮這“四性”的各自作用,又要有效釋放它們的整體效能。政治性是方向、是靈魂、是目標;時代性是內容指向、問題導向、活力所在;原則性是解決問題、處理矛盾的依規所在、把握標準和掌握底線;戰鬥性則是現實要求、形式追求和精神狀態。四者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又相互補充,共同發力、同向發力。各級黨組織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所不同,決定了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四性”的發力重點和工作指向也應不同,但目標要求是一樣的,就是都要通過嚴肅認真地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全面提高黨內政治生活品質,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保證黨對一切工作的堅強領導。

  一段時期以來,黨內政治生活品質的下降和政治生態的惡化,影響了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四性”的整體要求,切中時弊,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我們才能更好地旗幟鮮明講政治,才能做到講政治而不搞空頭政治、極左政治;講問題而不回避矛盾、誇大是非;講原則而不一團和氣、你好我好;講鬥爭而不無限上綱、無原則糾纏,從而善於並敢於正確、有效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幫助同志、幫助自己,共同提高,真正克服多年來黨內政治生活隨意、平淡、庸俗,形式多於內容等不良現象。按照十九大的判斷,目前黨內政治生活還有些尚未根本解決的問題。對此,習近平同志告誡指出,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該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見好就收的想法。旗幟鮮明講政治,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仍任重道遠。

  中國共産黨一路走來,之所以能立於不敗之地,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正是得益於嚴肅認真地開展黨內政治生活,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事實表明,黨的政治建設抓好了,黨內政治生活品質提高了,黨的政治能力才能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才有保障,黨的建設才真正鑄了魂、扎了根,對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