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發揚夥伴精神 推動對外開放

2017-12-04 14:03: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12月3日,習近平主席致信祝賀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賀信強調,尊重網路主權,發揚夥伴精神,共同搭乘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同時指出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發揚網際網路夥伴精神,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充分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對時代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對全球網際網路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對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發展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的真誠願望。

  我國網信事業及其開放發展,符合新時代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通過網際網路提高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準,積極有為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更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中國歷史發生了深刻性的變化,大步邁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中央網信辦成立,網信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同時,深化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的國際合作,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中國同世界各國開展網路合作提供了新動力,為中國網際網路絡的開放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發揚夥伴精神、推動對外開放的主張,是建設和完善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的“中國方案”。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推進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習主席強調“兩個堅持”(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堅持網路主權理念)、“四個目標”(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用、安全有序)。在前三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基礎上,習主席進一步提出“發揚夥伴精神”,旨在推動全球網際網路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其深刻內涵,主要表現在:

  一是強調“夥伴”關係。在全球網路治理上,中國立足於構建全球命運共同體,沒有絲毫私心私利。既不是以中國為核心主導方向,又不是以美國為核心實施霸權,也不是以美西方發達國家為中心共治世界,更不是以中美兩國為中心共治全球,而是世界各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共同參加全球治理、平等發展,相互尊重網路主權。二是強調網際網路精神。《易傳》雲:“與人同者,物必歸焉。”世界各國資源不同、稟賦各異,需要通過對話,合作協商、利益共用、責任共擔。因此,“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是全球網路治理的發展方向。三是“中國方案”完全不同於美西方的全球網際網路治理主張。美西方堅持“先佔者主權”原則、“多利益攸關方”模式、“資訊流通絕對自由”理念,形成具有美西方核心主導、有效配置、梯次發展、有力控制的全球網路空間結構特徵與治理特性,並不斷強化其在地域空間與網路空間的絕對霸權,加大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的資訊鴻溝,也越來越變成布道武器與霸權工具。四是將推動世界人權事業正向發展。符合《世界人權宣言》意旨:“在一個民主的社會中,適應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正當需要”。“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發揚網際網路夥伴精神,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既符合網際網路發展規律、全球化發展大勢,又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正在成為世界各國在網路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原則,引領全球網路發展趨勢,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副主任)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