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破冰團”來了,韓國美了嗎?

2017-12-04 10:02: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濟冬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張靜】“中國遊客回來了”“歡迎你,中國遊客”,3日,這樣的詞句出現在不少韓國媒體上。前一天晚上,一批中國團隊遊客時隔8個月之後出現在仁川機場。韓國國會預算政策處發佈的最新數據推算顯示,中國遊客銳減導致韓“歉收”7.45萬億韓元(約合455億元人民幣)。重新出現的中國遊客似乎讓韓國感受到一絲暖意,但不少媒體也表現頗為謹慎。《首爾經濟》評論説,中國團體遊客入韓可以視作“薩德破冰”的信號燈,但只有以預計于本月中旬舉行的韓中元首會談為基點,完全解除所謂“限韓令”措施,韓國觀光業界才能真正地“伸個懶腰”。韓國“News 1”網站3日報道稱,總統文在寅一度在總統府青瓦臺內閉門思考,以精心準備本月中旬即將對中國的訪問。

  “News 1”網站稱,文在寅此次訪華希望“完全消除”韓國允許美軍部署“薩德”後激起的韓中矛盾,並尋求完全恢復經濟交流的方案。屆時,將有一個大規模經濟代表團陪同他前往。韓國《每日經濟》用“空前”形容這個代表團的規模。該報説,預計于本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韓中經貿交流活動,已經吸引超過100家韓國大企業與會。有分析認為,隨著兩國就“薩德”問題“達成一致”後,韓中關係正持續出現向好徵兆。韓中企業家大規模接觸,或將成為兩國經濟關係恢復的轉機。

  2日晚抵達仁川機場的一批中國團隊遊客,似乎已經提前讓韓國感到暖意。韓聯社3日報道稱,在赴韓團隊遊因“薩德”爭議叫停262天后,32名中國遊客從北京飛抵韓國。中方旅行社帶著寫有“‘破冰韓國’首發團”字樣的橫幅合影留念。《首爾經濟》評論説,當天媒體的積極報道,可謂是對韓中微妙關係表現出密切關注的寫照。除韓媒外,日本NHK電視臺等也報道中國團隊遊客抵韓一事。航班到達前兩三個小時就有40多名記者在入境大廳蹲點。 

  韓國Edaily新聞網稱,隨著“中國遊客”再度回來,此間“凍僵”的韓國相關業界能否再次找回活力備受關注。《首爾經濟》説,從今年3月所謂“中國限韓令”實施以來,韓國國內觀光業界可謂成為“一片廢墟”。中國人佔據年訪韓外國遊客的一半,是養活韓國旅遊産業的支柱。韓國國會預算政策處3日發佈的數據推算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遊客人數月均減少36.6萬人,同比減少329.4萬人。韓國旅遊收入減少約7.45萬億韓元。

  不過,對於中國赴韓遊是否從此走出低迷,韓媒表示謹慎。韓聯社稱,種種跡象顯示,赴韓隨團遊要重歸正軌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旅行社方面希望媒體採訪時莫提“薩德”一詞為難遊客。《首爾經濟》報道稱,中國政府只是允許部分地域開放赴韓團體遊,“薩德”矛盾引發的余震還未完全消除,旅行社和遊客對於敏感提問都露出緊張神情。有中國媒體援引旅行社的話説,他們被告知不允許推出涉及樂天集團的旅遊套餐行程,包括遊客不得在樂天的商場及免稅店購物等。

  海濤旅遊是此次組織赴韓團隊遊的中國旅行社。3日,《環球時報》記者在其官網上看到,“暢遊韓國”項目無論是“跟團遊”還是“自由行”,都尚顯示為空白。當天,記者向攜程客服諮詢,得到的回應是“現在沒有去韓國的團”。對於赴韓團隊遊是否已經解凍,對方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通知”。另一家旅遊産品提供商途牛網的客服也告知記者,赴韓團隊遊還沒有恢復。

  韓國《中央日報》評論説,韓中對達成的“薩德”協議理解有不同,雖然韓一再聲稱中方已同意“封印薩德”問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中國的意圖不是不再提及“薩德”,而是在解決該問題的同時有條不紊重啟雙方交流。文在寅本月中旬即將啟動對華訪問,目前相關準備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韓方力圖以最大可能華麗包裝總統此行,將其作為韓中關係恢復的標誌,但中方似乎對韓方的這種過度期待“顯得並不舒服”,夾在青瓦臺和中國之間的韓國有關部門的一線工作人員正充滿焦灼。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