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家談】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用,讓網信事業邁上新臺階

2017-12-02 23:23:00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字號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從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至今,已逾幾個春秋,世界網際網路的風雲人物在烏鎮留下的思想和印記,都已成推動網際網路發展的寶貴經驗和財富,還孕育出了網際網路界的大團結和大合作。從“互通互聯、共用共治”到“創新驅動、造福人類”,變的是網信事業的時代新風向,不變的都是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初心。
  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馬上就要在烏鎮開啟,今年提出“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用”的新主題,將繼續匯聚前沿科技創新成果,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和治理貢獻智慧,凝聚共識。這不僅是對前幾年主題的承接和昇華,也凸顯了新時代網信事業的風向和態度,精準明確,又闊然大氣,可謂新氣象滿滿。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如此兼具科學性和時代性的延續,只會將“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初心轉化成更實際的行動,進而將行動推入一個縱深的地帶,讓我國網信事業的現實發展不僅有“量”還有 “質”,真正邁向新時代的新臺階。同時,也為世界網際網路發展貢獻中國力量,讓中國智慧與世界智慧在網際網路的汪洋大海中融合,奏響起時代華章。
  現在就是一個數字時代,把焦點放在數字經濟上,既是對資訊化的迎合和推動,也能産生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內生力。而我國的數字經濟,這幾年可以説是迅猛蓬勃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4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30.1%,電子商務的交易額達到了26萬億元。網路零售年均增長30%,中國的網民達到7.5億。電子商務、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共用經濟等一個個市場新詞,在中國也基本都耳熟能詳,還有更貼切民眾生活的微店、移動支付、共用單車和數字扶貧等等。這些也都是我國網信事業發展中的絢麗色彩。
  往大了説,中國數字經濟的大發展確實給中國經濟注入了新鮮血液,也讓中國經濟有了新支撐和新引擎,其更為建設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提供有力支撐,讓網信事業再上新水準。往細了説,其更使得無數國人腰包鼓起來,生活體驗得到昇華,生活品質得到提升,幸福感和自豪感倍增。
  我們的數字經濟已經形成 “國際樣本”,在步步深耕中做了數字經濟時代的引領者。這是中國更加彭勃的希望,也給全世界送去了數字福利,當然,中國也會得到世界的數字饋贈,進而讓世界人民共用數字經濟繁榮發展成果。這展望會成真的,因為在發展數字經濟的趨勢下,中國還有促進開放共用的氣度和姿態,相信世界也是如此。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就是一個極佳的契機,對中國,也對世界。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在數字經濟、前沿技術、網際網路與社會、網路空間治理和交流合作等方面進行探討和交流,這本身就是一個開放共用的過程。當然,也只有開放共用,激發增長動能、重塑發展模式、打造數字社會才能實現“最優解。”
  在數字經濟時代下,“促進開放共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與世界的高度信任和高度共融是趨勢所在,而共建的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其力量也只會愈發強大。在這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阿里巴巴、百度、華為、德國SAP、卡巴斯基實驗室等中外知名網際網路企業都將亮相一批最新尖端成果,我們中國也將引入阿裏無人超市、曉譯翻譯機、遠傳智慧機器人、量子通信成果展示等數十項智慧化體驗項目。這就是在用靠譜的行動投入數字時代的洪流當中,也充分演繹了“促進開放共用”的姿態。
  希望本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用”的主題探討中,提升網際網路發展能力,讓“網際網路+”更加成熟,共識圈不斷擴大,強網路不斷規整,進一步夯實核心技術、網路安全和人才建設等構築網信事業的基石。大力發展網信事業,又要以網信事業為依託,構建真正的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使網際網路造福中國,也造福世界。(王 彬)
[責任編輯:張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