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研發30年仍屢戰屢敗 艾滋病疫苗為何“難産”?

2017-11-30 15:1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長春11月30日電 題:艾滋病疫苗為何“難産”?

  新華社記者郎秋紅、孟含琪

  12月1日是第30個世界艾滋病日。儘管藥物控制法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患者死亡率,但我國每年新發現感染者仍在10萬人以上,世界新發現感染者達180萬人。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都對艾滋病疫苗翹首以盼。

  然而,艾滋病疫苗研發30年來,科學家屢戰屢敗,僅臨床試驗已經失敗了200多次。艾滋病疫苗為何難産?人類何時才能攻克這一難題?

  “最聰明”的病毒

  吉林大學艾滋病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教授孔維介紹,科學界對疫苗的研究經歷了抗體、細胞免疫和基於前兩者基礎上的“聯合疫苗”三個階段。其間有數次似乎看見了成功的曙光。

  2000年,美國醫藥巨頭默克公司研發的一種艾滋病疫苗曾被業界寄予厚望,並在全球開展多達數千人的試驗,但2007年中期試驗結果發現,疫苗非但沒有降低感染率,甚至增加了感染風險。

  2009年,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聯合宣佈,雙方研發出一種“聯合疫苗”獲得了31%的保護效果。這也是迄今為止人類首次獲得有保護效果的疫苗。為了進一步驗證其效果,類似的疫苗正在南非進行重復性試驗,還需要三四年才能得出最終的結果。

  從1987年美國啟動歷史上首個艾滋病疫苗的臨床試驗,在之後的30年時間裏,全世界開發的疫苗達40多個,進入臨床試驗多達200多次,但屢屢折戟沉沙,目前世界範圍內的艾滋病疫苗研製從十幾年前的喧囂期進入相對沉寂期。

  為什麼艾滋病疫苗研製如此艱難?孔維説,主要是艾滋病病毒“太聰明”。一是變化太快。流行的艾滋病病毒各式各樣,進入人體後還在不斷變化。即便研製出針對某種艾滋病病毒的疫苗,原有的病毒都已“改頭換面”。二是它能整合到人體細胞,和人共存。除非殺死細胞,否則無法去除。三是艾滋病病毒只感染人類,不感染其他物種,因此,對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缺乏好的動物模型。

  屢敗屢戰

  孔維團隊是我國最早投入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團隊之一。2002年初,孔維從美國回到吉林大學從事艾滋病疫苗研究工作。

  2008年,在國家發改委支援下,吉林大學成立了首個艾滋病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2009年,孔維團隊研發的疫苗進入到人體二期臨床試驗,這是我國最早進入人體二期臨床試驗的艾滋病疫苗,當時引起巨大轟動。可就在試驗進行途中,孔維主動叫停了試驗。

  “對艾滋病了解越多,越發現我們對很多基礎性問題了解不夠,比如病毒感染機制、病毒與免疫系統如何作用、病毒如何在內進化等。”孔維説,“吸取國外類似疫苗失敗的教訓,我們覺得採取的疫苗策略不太可能産生理想的免疫應答。應該重新修正想法,不該繼續浪費資金。”

  從急於出成果到認識到病毒的複雜性,從率先進入二期臨床到主動叫停,孔維的心態經歷了從急躁到平和的過程,他説,科學研究要遵循科學規律,否則欲速不達。

  理論研究和臨床試驗齊頭並進,孔維團隊調整思路重新出發。2016年,孔維力邀美國杜克大學教授、病毒領域專家高峰加入團隊。孔維和高峰希望能設計出一種新的疫苗策略,盡可能地模擬目前最為有效的減毒活疫苗所誘導的免疫反應,在體內複製但不將病毒的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進而可持續地以多種抗原形式刺激免疫系統來産生免疫保護。2017年初,實驗室在國際期刊《Viruses》(《病毒》)上發表論文,印證了這一思路的可行性和獨特性。

  同時,該團隊還對目前的其他疫苗策略進行改進和重新設計以進一步增強疫苗的免疫效果,如果進展順利,預計將於十三五研究週期推廣到人體臨床研究階段。

  不言放棄

  雖然全球艾滋病疫苗進展並不順利,但是科學家認為,完全不必談艾色變。

  孔維説,我國防治艾滋病工作效果顯著,已基本阻斷了經輸血傳播、注射吸毒和母嬰傳播等渠道。新報告病例中,九成以上是經性傳播,特別是同性戀群體的感染率有所升高。“只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控制,就可以有效地預防艾滋病。”他説。

  此外,以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法(即“雞尾酒療法”療法)為代表的藥物控制療法在世界廣泛應用。雞尾酒療法是指通過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來治療,這種療法減少單一用藥産生的抗藥性,最大限度使被破壞的機體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復,該方法已挽救了大量艾滋病患者的生命。

  不過,接種疫苗仍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途徑。人類期待像阻斷天花一樣,通過疫苗消滅艾滋病。

  “雖然在研製艾滋病疫苗的過程中困難重重,科學家卻從未放棄。”高峰説,每失敗一次,也意味著我們對這種病毒有更多的了解,意味著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艾滋病病毒狡猾多變,但它們仍然具有共性特點,只要限制住這些共性,就有可能徹底控制它。”孔維説。兩位科學家相信,隨著人類對艾滋病病毒的認識不斷深入和全世界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人類終有一天會攻克這一難關。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