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南京站“158”雷鋒服務站:走進一個站 走向一座城

2017-11-30 13:54: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中國網南京11月28日訊(記者 唐佳蕾)“158”是“義務幫”的諧音,在南京站活躍著一群熱心的“158”年輕人,她們用自己的行動傳承著雷鋒精神,為旅客帶來溫暖。11月28日,記者跟隨中國鐵路總公司宣傳部主辦的“發現最美鐵路感受詩意寧安”主題活動走進了“158”雷鋒服務站。

  據了解,南京站“158”雷鋒服務站49年以來,累計幫助困難旅客100多萬人次。僅2000年以來,接受過服務的有記載的旅客就達52萬餘人次,收到感謝信8300多封,錦旗200多面,是旅客們口中的“愛心驛站”。

  雷鋒精神薪火相傳

  “158雷鋒服務站”的孕育、形成與發展,讓崗位學雷鋒活動在車站薪火相傳,不斷引領文明服務新風尚,這背後離不開一代代南京站人的奉獻、堅守與繼承。

  1968年南京站建站伊始,車站職工積極響應“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在全國勞模、客運員李慧娟帶領下,自發成立了學雷鋒小組,義務幫旅客提行李、送站上車,拉開了無償幫扶困難旅客的序幕。

  2000年3月,車站黨委在群眾性學雷鋒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鐵路首個專門為老弱幼病殘孕等有困難的旅客提供義務服務的班組,並正式更名為“158”雷鋒服務站,“158”就是“義務幫”的意思,從而使車站學雷鋒活動走上了正規化、常態化之路。

  幫助困難旅客100多萬人次

  如今的南京站是全國十大鐵路樞紐之一,集高鐵、普速,大站、小站于一身,年接發旅客超1億人次。如今的“158”新一代也由60後、70後變成了80後、90後,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裏的寵兒。

  “158雷鋒服務站”黨支部副書記許慧玲對中國網記者説:“她們走上工作崗位尤其是來到’158’以後,面對那麼多需要幫助的困難旅客,要象對自己親人一樣來照顧,確實很不容易,事實證明,她們都很能吃苦,成長的也很快,各項服務工作做的也很好。”

  49年來,歷經四代人的傳承,“158”雷鋒服務站孕育形成了“敬業愛崗甘當螺絲釘、無私奉獻甘當踐行者、溫暖社會甘當一團火”的“158”精神,累計幫助老弱幼病殘孕等困難旅客100多萬人次。從簡單的幫一把,再到幫一路,幫到家。“158”的愛心在傳遞,服務也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深化。

  記者了解到,經過多年的探索總結,“158”形成了“隨訪、送水、檢票、諮詢、解難到座位”的“五到位”,“幫助旅客購買車票、上下車、聯繫接力服務、拍發電報、郵信件”的“五幫助”,“免費提供輪椅擔架、針線藥品、網路傳真、應急充電、行李搬運”的“五免費”以及“哄、忍、疼、幫、撫五親情”等為主要內容的“四五”特色服務法,受到了旅客的讚譽。

  打造“網際網路+服務”

  許慧玲介紹説,為適應資訊時代的要求,近來又開發了重點旅客數據庫資訊管理系統,建立了QQ群,開通了微信微博,開創了預約服務、到府服務、訂制服務新模式,使服務緊跟時代的步伐、緊貼旅客的需求,更具個性化、親情化、人性化。

  據悉,車站著力打造“158”優質品牌,從設備、設施、人員上強化配置,構建起購票、候車、乘降為一體的特色服務網路。打造“網際網路+”服務,開發了重點旅客數據庫資訊管理系統。依託“158”品牌,整合鐵路資源,聯合地方力量,建立網路化志願服務體系。成立了全路首支郭明義“158”愛心分隊,與遼寧撫順“雷鋒班”、連雲港“雷鋒車”組結對共建,廣泛開展扶貧濟困、幫孤助殘、捐資助學等志願服務活動。目前,“158”雷鋒服務站已經從一個站,走向一座城,起到了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