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華盛頓誰説了算?德學者:特朗普撕開傷口 蒂勒森想治傷

2017-11-30 09:3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當地時間28日炮轟俄羅斯,痛批莫斯科的種種“惡毒”,言辭之激烈極不尋常。蒂勒森以2008年“入侵”喬治亞以及6年之後“入侵”烏克蘭為例,稱俄羅斯試圖以武力、脅迫及詭計控制鄰國,在全球舞臺上重新謀求主導地位。仿佛給美國立下軍令狀一般,蒂勒森誓言“除非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否則美俄關係永遠不可能正常化”。不過,蒂勒森猛批俄羅斯,意外地引出另一個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堅持與俄改善關係,華盛頓的外交政策到底誰説了算?

  蒂勒森猛烈抨擊俄羅斯的前一天,“今日俄羅斯”網站刊登了一篇很有意思的報道,分析“華盛頓到底誰説了算”。文章説,每一次美俄總統會面,會談都熱情洋溢,承諾兩國建立友好關係。就在日前普京在索契主持開啟敘利亞和平進程之際,白宮又來電話了,俄羅斯領導人與特朗普進行了一小時的長談。據報道,特朗普支援俄在敘利亞主導的和平努力,他稍後稱與普京的這次通話是“偉大的”。引人關注的是,兩人還談及如何“實現烏克蘭的持久和平”。文章質疑特朗普的話是否有價值:他能控制甚至了解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在敘利亞等地的行動嗎?報道還説,據稱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曾嘲笑特朗普在國際關係問題上是“笨蛋”。

  28日,美國slate網站評論蒂勒森在威爾遜中心的演講內容時稱,演講唯一有意思的地方是警告俄羅斯侵略和稱讚美國盟友是我們最重要的優勢——兩種態度均與總統的立場相矛盾。同日美國時事新聞網站rawstory稱,自10月份國務卿被指稱總統為“傻瓜”以來,蒂勒森與特朗普之間的緊張關係變得明顯。美國媒體還稱,本週特朗普女兒伊萬卡赴印參加全球企業家峰會,美國國務院破例沒派高官陪同,這是“怠慢”“失禮”。

  西方也有一些人看上去異常看重蒂勒森。加拿大《環球郵報》29日寫道,蒂勒森堅持《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不像特朗普那樣敵視自貿協定,相比于特朗普的民族主義傾向,他是一名多邊主義者,“是補救特朗普性情多變的必要的鎮靜劑。是把蓋子蓋住的人”。

  “特朗普撕開了大西洋兩岸的傷口,蒂勒森則想治愈這道傷口,他拿出的藥方是‘俄羅斯威脅’。”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國際政治學者梅斯奈爾2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蒂勒森作為美國“最高外交官”,他批俄羅斯的一些言辭顯示俄美關係接近撕破臉。他稱,2018年,俄羅斯將進行總統選舉,美國也將進行中期選舉,美俄碰撞可能加劇。

  出任美國國務卿之前,蒂勒森與普京相識已有二十多年。2013年,俄羅斯曾授予蒂勒森友誼勳章。但上臺後,蒂勒森的對俄立場迅速趨向強硬,考慮到他的“老闆”特朗普堅持親近俄羅斯的政策,蒂勒森的表現尤其令人驚訝。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拉赫曼感慨“特朗普執政至今美俄關係非但沒改善,反而處於冷戰高峰期以來的最差時期”。他稱“特朗普與普京可能相互毀滅”,認為“只有當特朗普和普京都下臺時,美俄關係才真正有可能重啟”。

  “俄羅斯暴露了美國的功能失調。”《莫斯科時報》28日得出這樣的結論。美國《新聞週刊》引述威爾遜中心凱南研究所主任馬修羅簡斯基的分析稱,美俄關係緊張的根源在於,俄羅斯方面存在不安全感以及被陰謀論和負面歷史觀點煽動的憤憤不平,美國由此被打上了頭號敵人的標簽。美國方面則在於冷戰的偏執,以零和心態將俄羅斯人視為魔鬼,這是一種全民情緒,俄羅斯被描述成“有能力偷竊美國所有秘密、操縱美國領導人、對美國選民進行洗腦”的形象。在這種政治氣候下,“試圖理解和解釋俄羅斯人行為的努力被視為俄羅斯的宣傳勝利,呼籲與俄羅斯接觸則被斥為毫無希望的天真”。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汪析 柳直】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