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日報調研鄉村振興之路:現代農業這樣在各地蓬勃發展

2017-11-29 13: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傳統農業粗放的生産方式被現代農業高效、低耗的生産方式所取代,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初步建立,綠色農業、迴圈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蓬勃發展,農業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産業支撐。

  為鄉村振興提供産業支撐

  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和工業倍增計劃,同時鼓勵支援農産品加工業與休閒、旅遊、文化等産業深度融合,初步建起現代農業産業體系

  在河北柏鄉縣龍華鄉牡丹種植基地,一些農民正在忙著栽植牡丹;在基地旁邊的曬場上,晾曬著今年新收穫的牡丹籽。河北聖丹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油用牡丹苗木繁育、示範種植、産品研發、深加工和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公司業務經理張運潭説,公司從2014年以來流轉4000多畝地種植油用牡丹,投資2.5億元的牡丹籽油及牡丹綜合深加工項目已開工建設,計劃開發食用、藥用、保健等牡丹系列産品。在龍頭企業帶動下,柏鄉縣牡丹産業實現了種植、加工、觀賞三産融合發展,提升了經濟效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公司從去年開始收購牡丹籽,每斤牡丹籽價格為10元左右,每畝牡丹可以産300斤牡丹籽,盛産期每畝可産500斤至600斤,一畝地收益就有5000元。”張運潭説。

  牡丹産業發展是柏鄉縣調整農業結構、構築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的一次大膽嘗試。“柏鄉縣是華北平原上的優質農産品生産大縣,但是工業基礎薄弱,無法為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條件。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不僅能推動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也能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産業支撐。”柏鄉縣委書記張萬雙説。

  柏鄉縣在“穩糧、增菜、優果、興牧”的基礎上,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和工業倍增計劃,推動農産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副産物綜合利用協調發展,鼓勵支援農産品加工業與休閒、旅遊、文化、教育、科普、養生養老等産業深度融合,初步建立起低碳、低耗、迴圈、高效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

  在河北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內,糧食、牡丹、葡萄、中藥材等産業正在興起。在糧食産業方面,以五得利柏鄉麵粉加工企業和河北柏糧集團、中糧金谷源優質麥合作社為主體,構建起糧食種植、收儲、加工一體化産業體系。在加工環節,五得利柏鄉麵粉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100多萬噸,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麵粉加工設備,利用優質強筋麥的原糧資源優勢,生産加工專用粉,年産值達到50億元至60億元,每年帶動農民增收1億元以上。在收儲環節,河北柏糧集團是一家集糧食倉儲、貿易為一體的知名糧食集團公司,帶動了當地糧食倉儲服務業的發展,簽約糧食經紀人達到2000多人。在種植環節,金谷源優質麥合作社依託中糧集團發展優質強筋小麥訂單50萬畝,通過為農民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實現糧食綠色發展。

  柏鄉縣還不斷做強蔬菜、食用菌等優勢品種,突出精細蔬菜和特色高端葉菜,大力發展高端設施蔬菜,把麻山藥、馬鈴薯、胡蘿蔔、紅薯、金針菇等地方土特産和小品種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産業。內步鄉北大江村藤森葡萄專業合作社40個大棚1300多畝的鮮食葡萄已經陸續銷往北京、山東、河南、山西等市場。宏卓農業科技公司擴展紅薯種植面積,以劉上京為中心採取“公司+農戶+訂單”的模式,採用脫毒紅薯苗滴水點穴種植法種植了4000畝紅薯、小香薯。泰德隆公司利用柏鄉天然富硒帶的優勢,發展功能農業,富硒麵粉、富硒小米、富硒甘藍等功能性農産品深受市場歡迎。

  “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實現了産業聚集和要素聚集,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30%以上,提升了我們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河北省柏鄉縣現代農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李亞坤感慨地説。

  初步形成農業有效供給

  各地農村都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動種植品種由單一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轉變,打造品種豐、品質優、品牌強的農産品有效供給體系

  記者走進內步鄉北大江村時,藤森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現新正在組織村民給葡萄大棚覆蓋薄膜。毗鄰葡萄園的,是肉牛養殖場、精品果園和創意農業園。“牛的糞便經過發酵處理後作為有機肥可以直接施到果園裏,實現了生態迴圈可持續發展。”北大江村黨支部書記馬建軍説。

  北大江村以前主要發展奶牛養殖業,2008年之後奶牛養殖業走下坡路,他們轉型發展肉牛養殖,年出欄肉牛1500頭。2013年河北省財政廳向北大江村投入100萬元幫扶資金,建設了40棟設施大棚,發展村集體經濟。2014年柏糧集團響應河北省“千企幫千村”的倡議,把北大江村作為幫扶對象,投資200萬元建設精品果園,發展林果産業,種植葡萄、蘋果、梨、柿子等水果。為了發展休閒觀光旅遊,他們建了創意農業園,正在把玉米迷宮改造為花海迷宮,明年“十一”期間接待遊客。現在,養牛業、林果産業以及休閒旅遊産業成為北大江村三大支柱産業。作為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北大江村正在探索建立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壯大集體經濟,實現村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與北大江村一樣,全國各地農村都在著手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動種植品種由單一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轉變,發展種養結合的生態迴圈農業,打造特色品種生産基地和名牌産品,形成品種豐、品質優、品牌強的農産品有效供給體系。

  “發展現代農業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富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江蘇大豐區草廟鎮川東居委會黨委書記楊映忠説,要讓農民從傳統農業中走出來,黨員幹部必須首先走出來。近年來,當地通過産業互動和聯農機制的建立,形成以黨員幹部帶頭、村民眾籌參與、共用發展現代農業的新路子。川東居委會建設川鹿生態農業園,在園區內興建高規格日光溫室大棚,每個大棚的前期投入高達13萬元,村民們大多對此望而卻步,不敢參與。楊映忠自己率先投資26萬元建成了兩個日光溫室,其他黨員幹部也陸續參與其中。當年年底,川鹿生態園建成了14個日光溫室大棚,種植蔬菜,平均每個大棚收入5萬元左右。近年來,川鹿生態園還不斷豐富種植品種,先後引進種植美早大櫻桃、貴妃玫瑰葡萄,建起了澳洲淡水龍蝦生産基地、生豬標準化示範養殖場,不僅實現了綠色迴圈發展,還放大了生態效應,挖掘出旅遊元素。

  在四川崇州市王城鎮東風村的稻蝦種養基地,水稻秸稈仍四散留在田裏,小龍蝦則在水下覓食。33歲的沈亞威是一位家庭農場場主,經營著1000畝稻蝦基地,東風村的這200畝稻蝦田就是其中一部分。利用水稻的邊際效應,沈亞威在基本不減少水稻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在稻田開挖了四邊溝,投入了小龍蝦苗,還給人們提供了稻田釣魚、捕撈體驗的場所。“還是稻蝦綜合種養效益好。稻穀實現穩産,畝産1000斤,比單純種植産量略減,但由於採用小龍蝦的糞便作肥,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量,稻穀品質提高,大米每斤能賣到4元;此外,每畝可以産小龍蝦300斤,去年每斤賣到20多元,今年達到30元。投入方面,一畝基礎設施投入需要2000多元,能用6年以上,還能享受政府補貼。”

  “工廠化的設施漁業投入高、條件限制多,現有的養殖水域潛力有限。相比之下,稻田綜合種養是最切實可行的,還彌補了單純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弊端。”崇州市農發局水産科科長王恒説,由於水稻生産和水生動物之間形成了良性利用,可以少用或不用化肥和農藥,改善土壤的面源污染,可謂一舉多得。在水産增量、糧食安全、環境改善等多重需求之下,稻田種養優勢明顯。

  引領現代農業綠色發展

  經營規模小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最大制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農村産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有助於引領適度規模經營,增強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在動力

  在內步鄉趙上京村,一棵上百年的桑樹矗立在千草長壽園中。趙上京村黨支部書記趙現濤是村裏的種植大戶,2014年以來,他流轉了2000多畝地。調整種植結構,種什麼?趙現濤説,村裏有種植桑樹的傳統,他決定引進種植國內最新品種——中科1號矮化桑樹,並種植經濟效益更高的中藥材、長壽茶以及富硒小麥、小米等農産品,建成了冀南最大的長壽茶生産加工基地千草長壽園。

  “農業經營規模小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最大制約。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核心就是要發揮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形成有利於現代農業生産要素創新與運用的體制機制。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農村産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增強了農業農村的內在活力和動力。”柏鄉縣委書記張萬雙説。

  柏鄉縣已經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呈風起雲湧之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流轉土地,通過發展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託管、訂單生産等生産經營模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初步構建起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四川崇州市也已初步構建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據介紹,2016年,崇州市開展稻田綜合種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達38家,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1.2萬畝;稻田綜合種養水産品實現增收1529萬元;又提高水稻附加值50%以上,實現稻穀增收1000余萬元。今年,稻田綜合種養面積發展到2萬多畝。當地註冊了商標“稻蝦藕遇”,將其作為區域公用品牌,所有綜合種養的合作社都可共用,還搭建了專屬電商平臺。崇州還整合四川省、成都市和本級財政資金,給予稻田綜合種養田間工程和種苗購買補貼。同時開展農村産權抵押貸款,暢通金融資金注入稻田綜合種養發展通道。2014年至2016年,全市稻田綜合種養投入6858.7萬元,財政投入669萬元,其餘都是撬動的金融投入和經營主體投入資金。

  江蘇大豐區近年來鼓勵土地向種田大戶、農業園區流轉,通過土地流轉,形成了規模效應,增加了科技含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投入産出率和勞動生産率。蠶豆是江浙一帶很受歡迎的菜品,由於季節因素,每年春節前後供不應求。新豐鎮太興村艾倫特農莊自主研發了“春化蠶豆”技術,在葡萄藤下套種蠶豆,填補蠶豆上市空檔期,為農莊帶來豐厚的收益。艾倫特農莊負責人邵林以前是一家農藥企業的銷售經理,與農業打了多年交道後重新回到農村創業。邵林在市場摸爬滾打多年,對綠色品牌的認識更為深刻,也特別注重農産品的創牌。為了確保産品品質,農莊建立了自己的品質檢測系統,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新技術運用,確實讓我們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農莊生産的草莓、甜瓜、葡萄等農産品因口感好、味道純正而受到市場歡迎,在當地的家樂福等連鎖商超裏都很暢銷。”邵林説。(經濟日報採訪組成員:徐 涵 顧 陽 喬金亮 劉 慧 執筆:劉 慧)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