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十九大精神成為央企發展的強大動力

2017-11-29 13:11:00
來源:未來網
字號

  11月2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組織開展的“十九大精神進央企”網路主題活動走進中國寶武,深入了解企業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保障國計民生的生動實踐。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而今如火如荼的“十九大精神進央企”網路主題活動就讓人們看到了作為排頭兵、主力軍的中央企業在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方面的寶貴自覺,築夢路上更有底氣。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國能否在未來發展中後來居上、彎道超車,主要就看我們能否在創新驅動發展上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推進重大技術創新、自主創新”。技術創新也是中國寶武永葆活力的驅動力,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其就曾不斷推進差異化産品研發,一批産品實現全球首發,覆膜鐵、高強不銹鋼等重大創新項目取得新突破。

  綠色、迴圈、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方向。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五大發展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更是要求“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提出以“驅動鋼鐵生態圈綠色智慧轉型發展,促進企業各利益相關方共同成長”的企業使命,就凸顯出中國寶武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寶貴自覺。

  問題倒逼改革,改革永無止境。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充分發揮央企的帶頭作用。2016年中國寶武就化解過剩産能997萬噸,佔全國去除過剩産能總量的15%。2017年中國寶武更已化解545萬噸過剩産能,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三年化解目標。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推動著經濟發展長期向好。

  理論本身是理性的、抽象的,但宣講形式、宣講語言、宣講內容卻可以是感性的、有溫度的。央企為中國經濟發展發揮了壓艙石作用,去年創造的增加值約佔全國GDP的8.2%。借助“十九大精神進央企”網路主題活動,無疑能夠運用新手段新方式傳遞十九大“好聲音”,推動十九大精神成為引導各項工作落實的強大思想武器,實現生動宣講與積極學習的同頻共振,聚合築夢中國的強勁“央企動力”。

  (未來網特約評論員 楊飛 陜西省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