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路領域也要做“世界警察” 美國起訴3名“中國駭客”

2017-11-29 09:25: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任重】匹茲堡的美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于當地時間27日起訴3名“中國駭客”,稱其在過去6年之間網侵西門子等3家西方知名大企業,竊取商業機密。起訴書中沒有明確提到3名被告是否與中國政府有關,但美媒紛紛指稱他們是“中國國安部門的外包商”。《環球時報》記者28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查詢發現,廣州博禦資訊技術有限公司於今年11月17日已經正式登出。該公司成立於2013年12月,註冊資本為50萬元,法人代表為董浩。

  去年11月,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報》網站就報道稱,美國國防部情報部門的一份內部報告稱,博禦公司與中國國家安全部門“有不對外公開的秘密合作關係”。該報告還稱,博禦和華為也有合作,生産網路安全産品用於中國製造的電腦和電話設備中。這樣的通信設備使中國情報部門可以從中獲取資訊,控制電腦和其他通信設備。華為公司當時對此予以否認。

  28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説,駭客行為發生在奧巴馬和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國調查人員得出結論認為,這3人是為一家政府情報合同商工作的。但法庭文件沒有明説他們的駭客行為受到政府支援。

  美國“火眼”情報分析公司分析師霍特奎斯特28日對《福布斯》網站表示,博禦公司是一家與中國情報部門“關係密切”的公司,網路間諜活動頻繁。美國《野獸日報》28日稱,2014年,同樣是匹茲堡檢方起訴5名中國軍官,指控他們侵入數家美國公司,之後美中高級別外交磋商曾導致這种經濟間諜行為減少,“新的起訴表明,至少中國政府的一些駭客活動已經外包”。

  中國網路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秦安2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類似的訴訟案件在美國算是“司空見慣”。除了起訴過5名中國軍官外,此前美國也曾以類似罪名起訴過伊朗人和俄羅斯人。從案件本身來講,這是美國延續“霸權思維”,在網路空間也要做“世界警察”的一貫做法。

  秦安認為,通過10月在華盛頓舉行的首輪中美執法及網路安全對話,中美再次明確各自國家政府不得從事或者在知情情況下支援網路經濟間諜行為,同時改進與對方在打擊網路犯罪方面的合作。即便3名中國駭客被控犯罪內容屬實,也一定要將這種個人行為、公司行為與國家行為分開看待。而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外媒推測他們受中國政府“雇用”只能説是“捕風捉影”,這也是西方媒體慣用的炒作手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