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茹振鋼代表:幫農民種出更多更好的小麥

2017-11-24 10:2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十九大代表在基層】 

  作者:光明日報記者 崔志堅

  10月25日23時許,黨的十九大代表、河南科技學院小麥育種中心主任茹振鋼教授回到新鄉,第二天早上8點,他受邀為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作十九大精神輔導報告。從那時起,他到機關、去學校,進課堂、到農村,激情飽滿地宣講十九大精神。

  茹振鋼代表:幫農民種出更多更好的小麥 

    茹振鋼代表(中)在新鄉縣朗公廟鎮毛莊村宣講十九大精神後與當地群眾交流。劉軍鋒攝/光明圖片 

  茹振鋼一齣現在新鄉縣朗公廟鎮毛莊村村委會,就被100多位村民圍了起來。茹振鋼被大家的熱情感染,立刻開始講述對十九大報告的理解與感悟,講述用十九大精神引導毛莊村轉型發展的設想。內容豐富、貼近農村實際的宣講,讓村民們看到了十九大帶來的美好前景,村委會的會議室裏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

  “茹教授,十九大報告有沒有説咋樣讓俺農民更掙錢?”村民李德臣在宣講結束後,拉著茹振鋼問起了“心事”,引得鄉親們哄堂大笑。茹振鋼也被這個實在的問題逗樂了,他用拉家常的方式引導大家來共同思考答案:幾十年來,小麥畝産量從幾百斤增加到一千多斤,中國人已經從吃飽向吃好轉變,毛莊村作為一個傳統農業村,小麥種植也該從追求産量轉向追求品質,要逐步探索綠色農業、觀光農業,嘗試生産“水果小麥”賣到城裏的大超市,還要有把小麥賣到全球各地的“野心”,到時候農民的收入就會“打著滾地往上翻”。

  茹振鋼還當場表態,為了幫助李德臣早日實現增收夢,響應十九大報告提到的“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他要讓團隊裏的20多名博士輪流帶隊常駐毛莊村,幫助大家種出更好的小麥,讓河南的小麥産量更高、賣出更好的價格。

  會議室裏再次掌聲響起。毛莊村種糧大戶李德嶺説,茹振鋼是個接地氣的大專家,1992年就開始經常到村裏傳授小麥種植技術,他培育的小麥新品種更是讓毛莊村的小麥年年增産,全村3800畝地每年增收70多萬元,給毛莊村帶來了“真金白銀”。

  “十九大勝利閉幕了,但作為黨代表的職責遠遠沒有結束。我本身是搞農業研究的,我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隊伍,帶著成果走到生産第一線去,讓我們的農業快速發展,由大農業變成強農業。”茹振鋼對未來信心十足。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