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招生“歧視亞裔”遭調查 美司法部下最後通牒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今天,我們終於高興地看到美國政府開始採取實際行動對哈佛大學的招生歧視行為進行調查,這發出了一個強烈信號:大學應該公平合法地對待亞裔學生。”在22日給《環球時報》發來的郵件中,美國亞裔教育聯盟主席趙宇空這樣寫道。美國媒體此前一天曝光司法部致哈佛大學的信件,顯示出司法部正積極調查哈佛在招生政策方面種族考量的做法,並認定這“不符合”聯邦法律。
CNN22日稱,美國司法部已經正式通知哈佛大學,由於哈佛大學涉嫌在招生過程中把種族作為決定性因素,司法部正依照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對該校進行調查。民權法第六條規定,任何人在美國不得因種族、膚色或出生地而受到任何接受聯邦財政資助的項目或活動的歧視。違反該法規的高校可被切斷聯邦資助。司法部要求哈佛大學配合調查,提交招生時的各種記錄資料文件,包括錄取申請表以及對學生的評估資料。
在另一封致哈佛大學的信函中,司法部稱,對司法部有關配合調查的要求,哈佛大學採取了“拖延戰術”,“截至目前連一份文件也沒有提供”。司法部表示,如果哈佛大學在12月1日的最後期限前仍未提交相關文件,司法部將對其起訴以強制其遵守規定。
美國司法部對哈佛大學的調查起源於2014年的一項訴訟,一個名為“公平錄取學生”的非政府組織控告哈佛大學在錄取時蓄意通過限制亞裔學生數量來歧視亞裔。2015年美國亞裔教育聯盟等64個亞裔組織向司法部和教育部遞交申訴,要求他們調查哈佛大學針對亞裔學生的錄取歧視。
對於司法部的調查和威脅,“公平錄取學生”組織主席布魯姆表示,哈佛幾十年來一直不公平地以“你是亞裔”為由限制錄取亞裔學生數量,這種“刻意的種族平衡被聯邦機構忽視太久,此次調查是好的開始。”不過,哈佛大學女發言人考恩霍芬21日在書面聲明中稱,“哈佛一定會履行《民權法案》第六章的義務”,但“在此過程中我們有義務保護學生和申請人檔案等敏感記錄。我們一直在尋求最好方式和司法部門接觸”。
長期以來,美國大學,特別是常春藤名校把學生的種族作為招生考慮條件之一。到底應該更多照顧某類特定的少數族裔還是應該憑成績錄取,在美國引起極大爭議。雖然司法部這一決定讓亞裔學生受到鼓舞,但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背後的考量更多是為了白人。在哈佛今年錄取的新生中,白人學生首次不到一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司法部與哈佛大學的戰鬥可能為特朗普政府挑戰平權政策的首次重大法律行動設定了舞臺。
雖然美國司法部的行動看起來是回應亞裔的申訴,但據路透社透露,司法部在調查哈佛大學是否歧視亞裔學生之前,已根據《民權法案》第六章調查白人申請者是否也受到普遍種族歧視。德國bento網站不久前報道稱,“哈佛2017年的新生中白人第一次處於劣勢”。在新學年,哈佛大學新生中少數族裔佔50.8%,去年為47.3%。白人大學生首次下降至一半以下。這是精英大學380年來的第一次。
實際上,近年來,無論在美國,還是在歐洲或亞洲各國,到底誰進入精英大學,都是社會爭議的焦點。因為只要進入名校,就意味著可以拿高薪,事業成功的機會也更大。英國教育部11月8日公佈的調查顯示,康橋大學經濟學專業學生畢業5年後平均年薪為6.1萬英鎊,而東倫敦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生平均年薪只有1.81萬英鎊。與此同時,在英國,儘管只有不到1/10的孩子在私立中學讀書,然而在康橋大學錄取的英國學生當中,私立中學畢業生佔了近半數。這使得英國階層固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許多底層民眾根本看不到向上的希望。
【環球時報駐外特約記者 李勇 紀雙城 青木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彭澤鋒 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