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會被爆納稅人為政客性騷擾買單1700萬美元

2017-11-23 09:0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一項當地時間21日公佈的全美民調顯示,六成受訪女性表示經歷過性騷擾,其中近七成的事發地點在職場。這份民調結果出爐之時,美國的性騷擾醜聞已經從娛樂界、媒體界擴散到政界。從好萊塢金牌製片人哈維韋恩斯坦,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著名主持人查理羅斯,再到多位美國國會議員,越來越多的公眾人物被控性騷擾行為。

  在美國最新一輪性醜聞曝光名單中,民主黨議員約翰科尼爾斯無疑是最具“分量”的一位。據美國“Buzzfeed”新聞網22日報道,現年88歲的科尼爾斯已在眾議院任職半個世紀,不僅是國會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眾議員,還長期佔據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要職。21日,他早年的“醜事”敗露,其團隊火速公關,事發後僅數小時就做出了回應。科尼爾斯雖然激烈否認性騷擾指控,但媒體獲悉他曾用2.7萬美元與當事人達成私下和解。用一筆和解金“息事寧人”,這在美國輿論看來絕非個案:國會山的種種醜事之所以能隱瞞數十年,是有一套不可告人的“應對機制”。

  美國“政治”新聞網稱,從1997年至今,國會僅在解決職場糾紛這一項花銷上就高達1700多萬美元(約合1.12億元人民幣),這筆鉅額資金用於平息包括性騷擾投訴在內的總共268起糾紛,被批評人士稱為“封口費”。媒體還強調,科尼爾斯支付的2.7萬美元出自其辦公室預算,並不包含在這1700萬美元當中。這使得媒體根本無從估算納稅人在最近20年間到底花了多少錢為政客們的醜事買單。

  在美國媒體看來,科尼爾斯的事例恰恰揭示了隱藏在國會深處的一套“性騷擾隱瞞機制”。據了解,國會內沒有“人事部門”,且申訴手續繁冗複雜;不僅如此,受害人在曠日持久的內部調解過程中,還要遵循嚴格的保密協議。有法律界人士毫不客氣地指出,這套體系存在的意義分明就是為了讓受害人“知難而退”——當他們感到希望渺茫時,往往會接受“和解金”、草草了事。美國媒體認為,隨著輿論對美國政界的“窮追猛打”,類似醜聞在今後一段時間還會持續涌現,目前已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科尼爾斯的事發無疑向民主黨方面投下一枚“重磅炸彈”,但共和黨也不能獨善其身。眼看參議院的特別選舉日將近,競逐亞拉巴馬州聯邦參議員席位的共和黨候選人羅伊摩爾卻仍深陷性騷擾醜聞之中。不久前,他被多名女性指控“行為不檢”,還涉嫌“猥褻未成年少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美國總統特朗普21日親自出面為摩爾背書,稱後者已全盤否認相關控訴。知情人援引白宮內部消息稱,特朗普對摩爾遭受的指控一直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是“政治栽贓”,與他在總統大選期間的遭遇如出一轍。摩爾醜聞的影響之大,甚至連一向力挺父親的“第一女兒”伊萬卡也罕見地發表“不同意見”。美聯社稱,伊萬卡本月15日曾表示,她不確定關於針對摩爾的指控是否屬實,但那些對兒童性侵的人“應該下地獄”。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