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英脫歐致歐盟機構搬遷 歐洲各大城市激烈角逐

2017-11-21 15:16: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網站11月19日報道,目前,位於倫敦的兩大歐盟機構,即歐洲藥品管理局和歐洲銀行管理局,因為英國脫歐,必須搬到一個新的歐盟城市,27個歐盟國針對這兩大機構展開了激烈競爭。

  報道稱,儘管歐盟制定了種種嚴格規定和條件,試圖使其成為一個公平、客觀的決定,但這個過程已演變為一場政治選美大賽,如同歐洲視覺歌唱大賽。當地時間20日,會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舉行秘密投票,競爭也會達到高潮,有人認為這可能會被投票交易玷污。這兩個機構的遷移涉及數千萬美元的年度資金,約1000個頂級職位,還有更多的間接聯繫,包括在世界各地的聲望。任何一個領導人若能把這些機構吸引到自己的國家,都足以成為炫耀的資本。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裏爾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將全力以赴,現在是最後衝刺階段了”。裏爾希望2019年3月英國脫離歐盟後,歐洲藥品管理局能夠落戶於此。

  歐洲藥品管理局負責對歐盟藥品的科學評估、監督和安全監測,擁有約890名員工,每年舉辦500多場科學會議,吸引了約3.6萬名專家。歐洲銀行管理局擁有180名員工,負責監督歐洲銀行業的管理和監督。

  據報道,11月17日,在瑞典哥德堡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各國領導人互相遊説,爭取投票支援。從最新的成員國到歐盟的創始國,都在進行投標,這些國家的機構也預示著歐盟的發展前景。大約60年前,6個創始成員國建立了歐盟,因此,許多重要的歐盟機構仍位於德國、法國和比利時等,這是合乎邏輯的。但是,隨著歐盟不斷向東和南擴展,進入21世紀,這些新成員國看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期望歐盟機構能夠落戶到自己的國家,歐盟機構涵蓋了從食品安全到司法合作,再到漁業政策等各個領域。

  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於2007年加入歐盟,屬於最晚的國家,尚未有歐盟機構總部落戶。

  現在,他們都期待歐洲藥品管理局的落戶,馬爾他也一樣。羅馬尼亞的衛生保健部的羅迪卡?納薩(Rodica Nassar)説,“我們值得擁有這一機構,因為大家都知道,羅馬尼亞作為歐盟成員國,與所有其他成員國一樣,擁有權利和義務”。

  但是,歐洲藥品管理局和歐洲銀行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都是高技能的專業人士,很多人可能不願意把事業和家庭從倫敦搬到不知名的地方。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智囊團的卡雷爾?蘭諾(Karel Lannoo)認為,“可以想像一下,銀行管理局依賴於200位高水準的銀行監管專家,要把它搬到另一個地方,首先,要鼓勵這些專家也搬走,如果不這麼做,就必須去目標城市尋找有能力的專家。”

  隨著投票臨近,米蘭和布拉迪斯拉發成為了贏得歐洲藥品管理局的熱門城市,而法蘭克福、都柏林則在歐洲銀行管理局的競爭中領先。

  (原標題:英脫歐致歐盟機構搬遷 歐洲各大城市激烈角逐)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