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德國政壇突現數十年未見之變局 默克爾前途未卜

2017-11-21 08:27: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央視新聞客戶端特稿)北京時間11月20日(星期一)淩晨,一條有關德國政壇的快訊震撼了歐洲:德國政府組閣談判宣告破裂,德國總理默克爾陡然被置於無法組建新一屆政府的境地。分析認為,德國甚至可能需要重新大選。

  具體情況是由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與自民黨、綠黨組成聯合政府的方案失敗。

  ?在德國大選結束近兩個月後,馬拉松式的組閣談判最終以失敗告終。

  之所以要進行聯合政府談判,是因為,德國綠黨(Greens)等新興政黨的崛起撼動了政壇格局,“大型政黨都發現自己的選票份額不祥地縮水”,大型政黨往往無法建立政治主張一致的聯盟政府。

  組閣談判失敗的消息傳出後,歐元兌美元應聲下跌。

  作為歐洲任職時間最長國家領導人之一,默克爾的政治前途突然充滿變數。 BBC報道稱,這是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12年來的最大政治危機。德國媒體的表述更加嚴峻:默克爾正面臨“最危險的一夜”,她的整個政治生涯都仰賴這一聯盟能否組成。德國之聲發表了題為“德國驚悚”的評論,文章是這樣説的:先有英國脫歐,後有特朗普,現在沒有人能料到默克爾——至少暫時——未能成功組建起政府。

  2005年11月22日,默克爾正式成為德國第一位女性聯邦總理。12年後的11月,默克爾站在了懸崖邊上。法新社説,贏了大選的默克爾卻可能實現不了“四連任”。

  發佈會上的鐵娘子,作為德國的聯邦政府首腦,眼神中充滿了失落。而作為國家元首的德國總統也坐不住了。據歐洲媒體報道,北京時間20日晚,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對媒體説,組閣談判失敗,令德國面臨數十年來前所未見的變局,他本人願意出面與各黨派進行對話。

  默克爾表示,她將在21日與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會面,而後者有權發起大選。

  表面上看,組閣談判破裂是德國各政黨及政客之間的利益切割出現了問題,而實際上,這場異常艱難的組閣談判投射了德國經濟及社會的深層變化。德國耶拿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哈特穆特羅薩教授曾經分析説:

  今年的德國大選,雖然默克爾贏得了勝利,但是右翼勢力抬頭,已是不爭事實 。在德國這樣一個發達國家,時間擠壓效應依然存在,人們的焦慮感十足。雖然德國挺過了金融危機,很多人認為那是因為德國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可是大家沒有注意到,整個歐洲的製造業基礎都在德國,或者説德國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德國的一枝獨秀,是以歐洲其他國家的糟糕表現為背景的。

  隨著難民危機的深化影響,時間焦慮在德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不斷發酵,一些發展落後地區把很多社會問題歸因于難民的到來,於是一部分選民把選票投向了右翼勢力。德國的實例告訴我們,維持一個加速社會的穩定狀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甚至這種狀態是相當脆弱的,有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能使社會秩序打破均衡,從而在政治生活中突出表現出來。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