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0決戰東京,中國軍團勝算幾何?

2017-11-17 10:1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 題:2020決戰東京,中國軍團勝算幾何?

  新華社記者

  10月28日,東京奧運會開始一千天倒計時。悄然之間,下一屆夏奧盛會正在逼近。東風吹,戰鼓擂,2020年奧運大戰被寄予萬千情感,註定將是一場風雲際會、歷史與現實交錯的大較量。

  美國、英國和俄羅斯磨刀霍霍,虎視眈眈。東道主日本更是厲兵秣馬,志在亞洲第一、世界前三。五強逐鹿東京,北京奧運之後成績逐屆下降的中國軍團形勢不容樂觀。

  自2008年至今曆經三屆奧運,中國金牌總數持續下跌,排名從第一跌至第三。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中國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奮鬥歷程中的重要節點。中國選手肩負揚眉吐氣、重塑輝煌的重要使命。局勢嚴峻,時不我待。

  強敵環伺,中國軍團處境維艱

  業內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認為,在東京奧運賽場上,中國軍團將與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日本四個強敵角力金牌大戰。

  可以預見,屆時美國將一如既往地強大。最近兩屆奧運會,美國都斬獲46金,一枝獨秀。其中在裏約奧運會上,來自得克薩斯州的運動員貢獻了26金,和中國的金牌總數一樣多。事實證明,美國奧運體育有強大的職業體育、大學體育和社區俱樂部體系支撐,總能源源不斷地培養精英人才。2020年奧運會,美國人十有八九仍將獨佔鰲頭。

  另一奧運傳統強國俄羅斯近些年來勵精圖治,重振雄風。俄羅斯取得索契冬奧會金牌總數第一,足以證明其東山再起的強大決心和成效。因受興奮劑事件拖累,俄羅斯派出殘陣參加裏約奧運會,仍然獲得19枚金牌。“北極熊”家底厚實,東京奧運發威力,捲土重來未可知。

  與蓄勢待發的俄羅斯相比,英國在新世紀奧運賽場上的表現令人刮目。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他們與亞美尼亞和蒲隆地等為伍,混跡“一金”集團。但從雪梨到裏約,英國連續5屆奧運會實現獎牌總數增長,在裏約一舉超過中國登上奧運金牌榜次席,與中國連續下滑的勢頭對比鮮明。

  對於英國這樣一個人口只有6500多萬的國家,如果將其奧運功績歸結于所謂的“英式舉國體制”,未免過於牽強。從不自詡自大而又善於自嘲的英國人的確制定了一套國內爭議很小、合理可行的奧運奪金計劃,他們不折騰、不內耗,老練沉著,踏踏實實地將這套計劃執行到了極致。此為他們成功的秘訣。英國人如今手握長纓,乘風破浪,無疑將是東京奧運賽場上的一支強大力量。

  英國在奧運賽場上的崛起給東亞島國日本注入了強大信心。一向善於模倣學習的日本人汲取英國、中國等在本土備戰和舉辦奧運會的成功經驗,發憤圖強,來者不善。國際奧會副主席小薩馬蘭奇今年6月份告訴新華社記者:“2020年,日本將在東京奧運會上收穫很多很多獎牌。”

  超級備戰,日本欲爭亞洲“老大”

 “菊與刀”的民族把他們苦心孤詣的精神充分運用到了東京奧運的備戰上。

  2013年11月28日,日本奧委會舉行“運動員強化總部會議”,確立他們的東京奧運目標:“金牌數世界第三”和“全部28個項目獲得獎牌”。3年之後的12月28日,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新任局長茍仲文當選中國奧委會主席。一天后,他在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發表講話,呼籲齊心協力備戰東京奧運。

  與中國相比,日本備戰起步早,步伐大,針對性強,政策紅利、重金刺激、科研攻關一起發力,氣勢洶洶,躊躇滿志。

  日本在裏約奧運會取得12金,在東京他們計劃把這個數字提升到30左右。為此,他們出臺系列戰略戰術措施:

  --成立國家級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競技體育。獲得東京奧運會舉辦權前,日本競技體育是“民間主導”。2015年10月1日,日本體育廳成立,這是個專門負責管理競技體育的政府機構,政府主導體育的力度大大增強。

  --通過國會預算,以國家財政撥款的方式加大對奧運比賽項目的投入。在裏約奧運週期開始,日本政府年度體育財政預算呈逐年增加。日本奧委會和部分單項協會提高了運動員教練員獎金。

  --制訂規劃,確立目標,建立完善2020適齡人才發掘和培養體制。日本文部省制定的《日本2020年奧運會運動員育成與強化計劃》提出,力爭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取得25-30枚金牌、70-80枚獎牌。

  --重視科研和資訊蒐集。日本體育廳建立了國家訓練中心、新的國立體育科學所以及體育資訊大數據中心,為運動員的培養和強化提供物質和技術保障。

  科研在奧運金牌爭奪戰中發揮的作用愈加醒目。作為科技強國,日本具有先天優勢。中國體操隊領隊葉振南對此體會深刻,他對新華社記者説:“比如,日本新建的體育訓練中心科技含量極高,甚至能夠模擬高原訓練的條件。科研力量把他們的奧運備戰武裝到了牙齒。”

  業內權威人士認為,日本選手在東京奧運會摔跤、柔道、空手道、游泳、體操、田徑的馬拉松和競走、拳擊、乒乓球、羽毛球等新老優勢項目上有可能取得20枚以上的金牌,其中的部分項目與中國的奪金點重合。此外,他們在棒壘球、滑板、攀岩和沖浪等項目上也有奪金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奧運賽場上的“東道主效應”非常明顯,日本必然會在這方面做足功課。著名社會體育學家盧元鎮認為,日本在東京奧運會上很有可能完成30金的目標,而中國要找到有把握的30個奪金點卻不容易。

  時不我待,中國體育亟須聚力

  用時不到三年,中國體育需打造30多個奧運奪金點,實屬不易。

  中國軍團在奧運賽場上歷來靠6大主力打天下。中國跳水、舉重、乒乓球、體操、射擊、羽毛球選手在歷屆奧運會上一共奪得168枚金牌,佔中國夏季奧運會金牌總數227枚的74%。

  而在裏約奧運會上,中國體操呈現斷崖式崩盤,寸金未得。羽毛球、射擊表現低迷。舉重雖有4金入賬,依然沒能完成既定任務。中國軍團六大王牌中,只有跳水和乒乓球兩隊發揮穩定。

  目前,中國體育改革進入深水區,為備戰東京奧運帶來了不少變數。前段時間爆出的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集體棄賽風波,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在剛剛結束的德國公開賽上,中國男乒全軍覆沒的尷尬,讓警鐘更加犀利刺耳。

  新華社記者最近到一些國家隊調研發現,具體改革措施尚未落實,不少隊伍從官員到教練員和運動員觀望心態比較嚴重,尚未開啟有實質內容的備戰模式。一些運動隊面臨人才選拔難,醫療、科技、資訊等服務保障亟待加強,激勵獎勵機制不到位,備戰氛圍不濃厚。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體育改革需要兼顧東京奧運備戰這個短期目標,堅持“強優戰略”,確保六大優勢項目獲得22-25枚金牌;在擊劍、柔道、摔跤、跆拳道、拳擊等五大格鬥類項目中爭取5金;在田徑、游泳、水上和自行車等基礎體能大項中尋求突破,總共可望取得26-33枚金牌。美國預計金牌總數會在34-42枚之間,俄羅斯在23-31之間,英國在24-30之間,日本在24-32之間。除美國優勢明顯之外,中、俄、英、日四國奪金實力在伯仲之間。中國軍團如果發揮不佳,存在金牌總數降至第五的可能。

  預測畢竟是預測,並不代表未來的現實。中國體育備戰東京奧運雖然困難重重,但實力猶存,大有可為。

  奧運賽場,勝利並非僅僅屬於金牌獲得者。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對於那些勇於挑戰自我和戰勝自我的選手,我們應該致以敬意。他們一樣是值得尊重和表揚的勝者。

  體育強,中國強。2020年東京奧運會舉辦之時,將正是中華民族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時刻。新時代賦予中國體育新的使命。全體中國體育從業人員從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出發,齊心協力,砥礪前行,利用東京奧運會這一特殊契機,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此,中國體育決策者應拿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智慧和謀略,教練員、運動員等一線工作者要祭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和幹勁。

  如此,眾心所繫的東京奧運會,大有可期!

  執筆記者:馬邦傑、劉旸 參與記者:江紅、張榮鋒、劉陽、林德韌、周暢、張逸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