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波恩氣候會議中國減排成果獲讚 美日“不合格”墊底

2017-11-17 09:4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馮雪珺 青木】“多虧了中國和印度強有力的減排努力,全球氣候變暖的壓力得以稍稍減輕”,據路透社15日報道,“德國觀察”等歐洲3個獨立機構當天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上發表報告,讚揚中國“正走在超預期完成2030年減排目標的軌道上”。日本共同社16日稱,雖然日本的碳排放量比中國少,但因為大量新建煤炭火力發電站,日本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被列為“不合格”墊底。

  該報告稱,因為中國和印度不斷推進減排努力,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將較此前預測的下降0.2度。儘管如此,氣溫升幅與工業革命前相比依然高達3.4度,處於危機水準。“氣候行動追蹤(CAT)”組織強調,預計已宣佈退出《巴黎協定》的美國排放量將有所增加,距離達成協定目標的必要減排量相去甚遠。“美國在全球變暖對策上不作為,而中印兩國取得進展。誰是這一領域的帶頭人十分明確。”

  共同社稱,CAT對日本給出了嚴厲的評估結果,認為日本的減排目標和政策均“相當不充分”。

  在15日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高級別會議開幕式上,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也為中國點讚。他表示,儘管作為二氧化碳排放大國,中國正面臨著一系列緊迫的氣候環境問題,在治理行動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中國表現出了積極治理應對的誠意,“令人印象深刻,鼓舞人心”。而德國總理默克爾15日在大會演講中,由於沒有承諾“德國告別煤電”,受到環保組織的嚴厲批評。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16日在與中國國家發改委高級別會議上,熱情肯定了中國在清潔能源等一系列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決策力和行動力。“我上任署長後的第一次重要演講就在中國。”由於中國的重要角色,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的唯一分部辦公室,就設立在中國北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