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日本學者:美國影響力衰退 日本該重新思考了

2017-11-15 09:1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11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完成了他上任後的首次訪問亞洲日程。以特朗普總統此訪為話頭,日本政治學者、東北亞問題專家藤生健日前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對特朗普此訪成果、朝核問題走向、未來日美關係、未來東亞安保格局等,發表了他的看法。

  特朗普“集腋成裘”式的成功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特朗普總統此次訪問亞洲,有何主要目標?你認為他是否得償所願?

  藤生健:白宮曾就特朗普總統此次亞洲之行列舉了三方面目標:一是強化旨在實現朝鮮無核化的國際協作;二是促進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三是促進美國依據公正、互惠原則的貿易與繁榮。此外,特朗普本人應該也有借訪問挽回持續處於低位的支援率的想法。他認為有必要展現一種姿態:他正在糾正美國貿易不均衡問題。

  有關對中國的訪問,特朗普表示,雙方就“提高對朝經濟壓力、直到朝鮮放棄核武開發項目為止”取得了共識。他也表明美國企業將參與中方倡導的“一帶一路”構想,且未觸及美國傳統的“人權外交”,以此展現美中雙贏關係。

  美國國內對特朗普亞洲之行持肯定態度。不過整體上缺乏大的成果,也可以説是“集腋成裘”式的成功。

  朝核問題沒有軍事解決辦法

  記者:日美首腦會談就“將對朝壓力提高到最大限度,直到其棄核為止”達成一致。那麼,今後朝鮮半島局勢將如何演進?

  藤生健:11月1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在越南峴港會談,確認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並一致反對美國行使武力。由於與朝鮮相鄰的韓國和中國反對,美國擅自對朝行使武力的假定是不現實的。今年8月卸任的前美國白宮首席戰略顧問史蒂夫?班農曾表示,朝鮮核威脅沒有軍事解決的辦法,“忘了這事吧”。只要沒能找到開戰後最初30分鐘內足以讓首爾1000萬市民躲過常規武器攻擊而活下來的辦法,就不可能有軍事解決的對策。

  假使美國實施軍事介入,朝鮮又動用核武報復日本和韓國的話,那將更加意味著日、韓與美國的同盟機能失靈,美國將毫無國際威信可言。

  美國所能做的,就是與中國等方面合作,讓朝鮮凍結核開發,短期內維持現狀,等等。

  也許,美國停止對朝鮮半島干預之日,方是半島形勢出現真正進展之日。

  記者:俄羅斯同為東北亞地區大國,且是強大實力的一方,但這一次,這個情況幾乎為日本內外輿論所忽視。你認為,今後俄方在朝鮮半島問題上能發揮什麼潛力?

  藤生健:在9月符拉迪沃斯托克“東方經濟論壇”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再次提及建設以韓國為起點、連接朝鮮、分別抵達俄羅斯和中國的鐵路和油氣管線的構想。該構想已存在十多年,被長期擱置了,它的前提條件就是朝鮮停止核導開發,遵守聯合國決議。朝鮮搞核武開發,旨在保護自身獨立、抵禦美國軍事入侵與攻擊。朝鮮不放棄核武路線,是因為看到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利比亞卡扎菲政權的前車之鑒。

  因此,不論美國和日本如何武力威嚇,朝鮮都不可能停止核武開發。但是,如果俄、中、朝、韓等推進經濟合作,構建起新型集體安保體制的話,美國的武力威嚇就會失效,朝鮮的擁核理由也將相應減少。將以上思路作為外交牌,並提出相關議案,正成為俄羅斯展現其在遠東地區存在感的舉措。

  特朗普對華更重視經濟合作

  記者:你認為,特朗普外交有何特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藤生健:特朗普外交難以評價。他去年大選前宣揚的政策,如今都變了,比如退出北約、容忍日韓核武裝、對俄協調等,在當選後都壓低了嗓門。在當選後維持不變且令人困惑的,有徹頭徹尾的“美國優先”和“拒絕多邊協調、只搞雙邊交易”,言下之意,他要讓美國從“西方陣營的盟主”過渡成為“一個獨立的大國”。美國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即是一個例證。

  不過,美國國記憶體在諸多反對勢力,西方陣營的主要國家也反對他這麼幹,所以尚未演化為明顯而廣泛的動向。但是,特朗普輕視G7和G20等國際協調機制、重視雙邊交涉的外交策略將會持續下去。

  記者:特朗普此訪亞洲,對未來世界力量均衡與地區和平會否産生大的影響?

  藤生健:特朗普此行,有向國際社會展示他改變奧巴馬政府外交政策的意思。訪問中國時,他強調與中國友好合作的意願,這表明,在對華外交上,特朗普表明瞭相比于政治對立,美國更加重視經濟合作的姿態。他表態美國企業將參與“一帶一路”構想便是具體體現。今後,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構想與日美的生命線“印太戰略”是對抗還是共存,需要在摸索中前行,需要觀察。

  日美對“印太戰略”認識有差異

  記者:依你看,“印太戰略”的主要目的和內涵是什麼?與“一帶一路”是否存在磨合、合作的空間?

  藤生健:我認為,有關“印太戰略”,日本和美國顯然存在著認識上的差異。

  日本政府所謀劃的“印太戰略”,是保持並強化美國對亞洲的參與和干預,並聯合澳大利亞和印度,保護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航路,同時封堵中國勢力。這是一種“冷戰型對抗性結構”。美國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方面,在安保上與中國“決勝”的思維偏弱,倒不如説,是美國拉攏日、澳、印等,合縱連橫保護海上經濟線,阻止中國獨佔性支配的防守性認識更強一些。

  記者:未來的日美關係前景,可能是什麼樣子呢?

  藤生健:自上世紀90年代,美國開始弱化對亞洲的干預,並不時要求日本政府增強安保自主性。但日本採取了正好相反的方針,即通過提高對美國國際戰略的貢獻度,增強與美國的一體性,以此拉緊美國,促其維持對亞洲的干預。證明這一點的事例很多,比如對伊拉克派遣陸上自衛隊,向印度洋派遣海上自衛隊,等等。

  今後,中國進一步發展,而美國衰退傾向繼續增強的話,美國就將認真地研究從亞洲撤退(駐軍)。那樣一來,日本政府將被動地面臨抉擇:是“進一步加強對美安保一體化”,強化安保上的對美貢獻度,還是“構建替代日美安保體系的東亞安保體制”?與此相對,美國將以維繫日美同盟為由,要求日本政府進一步增強對美在國際事務、經濟和軍事方面的貢獻。

  美國國力衰退 日本應重新思考安保體制

  記者:有關地區安全與和平,你認為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關注?

  藤生健:在上世紀90年代以後國際形勢變化的過程中,日本曾同時擁有兩方面的外交安保戰略主要選項,一是,以日美同盟為主軸的、以軍事實力封鎖大陸路線;二是,是以聯合國合作與亞洲協調為基礎,構建新型集體安保體制路線。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聯合國中心主義派”被排除在外務省的思路之外,主張前一選項的勢力不斷坐大。

  所謂堅持日美同盟路線,就是在不必付出“政策轉換”成本的同時,“維持同盟”的成本不斷升高。日本為了支付“維持同盟”的成本而選擇“強化對維持美國世界霸權的合作”,向伊拉克派遣自衛隊是一個具體體現。

  問題是,美國的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正在衰退之中,美國在東太平洋的“對華封堵政策”還能發揮什麼作用,甚至還能不能繼續採用?

  當下,“力量均衡”暫時偏重於美國,但美國能否繼續維持優勢,出來答案只是個時間問題。隨著這種均衡越來越傾向於中國,美國因日美同盟而擔負的風險和成本都將變得越來越大。

  據知,自民黨內正在研究將防衛預算提高到現有水準的兩倍。這恐怕會成為觸發東亞新一輪軍備競賽的誘因。因應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只需稍稍想一想今後日中力量差距不斷增大的趨勢就應該明白:日本需要加緊摸索構建以“亞洲協調”為主的新型集體安保體制。

  本報東京11月14日電

  中國青年報 中青線上駐日本記者張建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