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尼泊爾撤銷中企水電站協議 公關人員:將對其他投資者造成恐慌

2017-11-15 09:07: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易簡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 陳一】“尼泊爾撤銷前政府與中國企業簽署的水電站建設協議”——尼泊爾政府官員13日晚宣佈的這個消息,把這個處於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喜馬拉雅小國再次置於國際輿論中心。因為政府更疊頻率高,這已不是尼泊爾政府首次撕毀與外國企業的協議了。

  據尼泊爾英文媒體《加德滿都郵報》14日報道,尼泊爾政府內閣週一召開會議,決定取消前政府與中國葛洲壩集團簽署的布達甘達基水電站建設協議。尼泊爾副總理兼能源部長卡馬爾塔帕13日晚發推文説,這一協議被“非法而隨意地”簽署,根據議會專門委員會的指示,內閣撤銷了這項協議。他還稱,“(此舉)不針對任何機構或個人,也沒有涉及政治。新的政策、工作程式和計劃將在幾天內公開,以便儘快完成該國家榮譽項目。”

  路透社14日稱,尼泊爾撕毀的這項協議價值達25億美元,本應是該國最大的水電站項目。尼泊爾的河流、瀑布都發源於積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脈,具有巨大的水電潛力,然而缺少資金和技術使得尼泊爾不得不依賴鄰國印度滿足其每年1400兆瓦時的電力需求。今年6月,毛派主導的尼泊爾聯合政府與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簽約,建造1200兆瓦水電站,以應對該國電力短缺的燃眉之急。然而,批評者説這項工程沒有經過任何競爭性招標,議會的一個專家組要求現任政府取消這項協議。

  《環球時報》14日未能從葛洲壩集團方面得到回復。不過法新社稱,葛洲壩集團尼泊爾分部的一名尼泊爾公關人員表示,對政府該決定感到非常驚訝,“我們為該項目做了大量工作,這種決定不僅對我們是警告,也會對其他投資者造成恐慌”。

  印度媒體對此十分關注。《印度斯坦時報》14日稱,尼泊爾內閣會議決定廢除該協議,這是給北京在尼泊爾取得關鍵基礎設施項目野心的一拳重擊。報道還稱,當前,尼泊爾幾個共産主義政黨已經聯合起來迎接即將到來的選舉,“據報道他們得到了北京的支援”。

  在尼泊爾當地,更多人擔心政府隨意撕毀協議將對該國商業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尼泊爾媒體My republic網站14日稱,這一決定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巨大爭議,因為其將引發外國投資者對尼泊爾政府政策穩定性的嚴重質疑,並向欲投資尼泊爾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潛在投資者發出了負面資訊。

  常居尼泊爾的文化學者葉涼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尼泊爾國土面積只接近中國安徽省,官方統計卻有61個民族,民間説法甚至超過300個,各民族利益複雜,各地區都存在競爭,這直接造成尼泊爾政府換屆快,政策前後矛盾,這也是為什麼外界感覺“尼泊爾內政混亂”。從外部來説,尼泊爾作為一個小國位居中國和印度兩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國中間,必然受到兩方雙重影響,有時東風壓倒西風,有時反之。

  葉涼説,從過去的經驗來看,被尼泊爾政府撕毀的合同不僅涉及中國企業,也針對過印度或其他國家企業。現在尼泊爾當政的大會黨是親印度的,不能否認其中有印度施壓的影響。但需要提醒的是,尼泊爾是南亞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最積極的國家之一。除葛洲壩水電站協議被取消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國公司參與了尼泊爾建設——現在尼泊爾全部三個國際機場的興建和擴建,都以中資企業為主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