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江津綜保區開關運作後企業可節省成本市民可優惠買洋貨

2017-11-14 16:5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江津綜保區效果圖。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台灣網11月14日重慶訊 (記者 尹賽楠)重慶市江津綜合保稅區是沒有海水的“國際港口”,沒有跑道的“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方式。對於企業而言,在綜合保稅區開展口岸作業業務,海關、商檢等部門在綜保區內查驗貨物後,可在任何口岸包括海港及空港轉關出口,無須再開箱查驗。而對於市民而言,市民今後也可能有機會接觸到更多進口商品。紅酒、手錶、奶粉等“洋貨”都有可能在綜保區內買到。

航拍江津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全景。記者 羅嘉 攝

  産業集聚 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有了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後,原料採購來自國外、銷售市場也在國外的“兩頭在外”型製造企業,入駐生産將享受“免關稅”優待,這將拉動江津外向型加工製造業崛起;令外貿型企業頭疼的繁瑣出口退稅問題也將迎刃而解,貨物入區視同出口,即可申領退稅,至於貨物何時交割則不在考慮範圍;保稅物流則讓海外採購商受益,在不産生關稅的情況下進口商品可待價而沽,入區存儲沒有任何時間限制;還有對進口商品展銷帶動作用巨大,來自海外的商品在保稅區內展銷可在不産生關稅的情況下,待尋找到意向採購商後再大量報關進口,此舉將經銷商囤貨風險降到最低。

  在綜合保稅區,入駐企業降低了進口原材料的採購成本,節約了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再加上“區內企業之間貨物交易免征增值稅、消費稅”、“區內企業之間貨物可以自由流轉”等優惠政策,企業生産成本相應降低,産品價格也會降下來,與在區外加工的産品比較,更有競爭力。綜合保稅區的這些福利政策,將能吸引更多産業入駐,形成産業聚集,成為帶動力和輻射力極強的區域經濟龍頭。

  江津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後,非出口企業雖然還要交關稅和增值稅,但對於一次進口原材料多、生産週期長的加工企業來説,企業小量多次交稅,可以盤活流轉資金,提高資金利用率,比一次足額交稅更划算。

江津綜保區航拍圖。記者 羅嘉 攝

  市民家門口可買到進口商品 

  除了企業享受更多實惠外,市民今後也可能有機會接觸到更多進口商品。江津綜合保稅區有了國外商品展示的功能,部分炙手可熱的進口産品均可在綜保區內買到。

  今後的江津綜保區展示展銷中心,市民不僅能不出國門接觸到更多正宗的“洋貨”,這些進口直銷的商品,因為省去了許多中間環節,售價也大幅度下降,滿足普通消費者以優惠價格購買國外高檔消費品的需求。

  此外,由於商品從國外工廠出廠後,從船運、陸運再到報稅倉庫、銷售平臺,過程全部由綜保區監控,並且聯合海關、檢驗檢疫等多口岸部門共同監管,進口商品的品質也就比網上代購、海淘等途徑更加可靠。

  保稅區內的境外商品入區不等於出口,只需辦理備案手續,展示商品在保稅區的展廳內也屬保稅貨物,有成交再報關進口或復出境外。這樣與其他設在非保稅區內的展示中心相比,就可以降低經營風險,做到不盲目進口,增加經營的靈活性。

  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後,一大批加工製造、倉儲物流企業將入駐,直接帶動當地的餐飲、住宿、金融等服務業發展。

重慶長江樞紐港珞璜港航拍實景。記者 羅嘉 攝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