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川南充構建就業扶貧“四梁八柱” 近12萬貧困勞動者實現轉移就業

2017-11-14 15:3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 近年來,四川省南充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脫貧目標,人社部門主動承擔就業扶貧“貧困戶家庭至少要實現一人就業”主體責任,按照“村有當家産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思路,精心構建“四梁八柱”工作架構,推動15.35萬貧困勞動者實現穩定就業,近12萬貧困勞動者實現轉移就業,實現年轉移就業收入約36億元。

  “四梁”,撐起扶貧一片天

  以精準識別為基礎,以就業培訓為先導,以轉移就業為重點,以千戶千策、千村千園、千企千崗、千人千技“四千工程”為“棟樑”,架牢就業扶貧新“大廈”,為全力推進就業扶貧增加“容積率”。

  ——千戶千策,靶向瞄住精準度。以“村村有站點、戶戶有臺賬、人人有對策”為工作重點,建立健全資訊動態管理體系,做到識別精準、措施精準,確保就業扶貧對症下藥、靶向治療。一是建實縣(市、區)就業扶貧“作戰指揮一線辦”。全市1290個貧困村實現村村有就業扶貧工作站(點),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至少一名,確保職責、人員、經費三到位;實現南充公共招聘網全覆蓋;開通手機 “掌中寶”,組建貧困戶微信圈。二是做實“一庫五名單”。市、縣、鄉、村“四級聯動”,依託“六有”數據大平臺,完善更新“一庫五名單”和330萬農村勞動力就業狀況數據資訊。

  ——千村千園,契合産業升級新高度。圍繞農林牧魚及農産品加工、休閒農業、農村電商、鄉村旅遊等農村一二三産業,依託脫貧奔康産業園帶動就業、促進就業,1290個貧困村實現村村有園、戶戶入園,幫助貧困家庭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千企千崗,匹配轉移就業新維度。根據貧困勞動者轉移就業需求,搭建適合貧困勞動者的企業和崗位資訊動態管理平臺,通過各類官網、公共招聘網、南充人社民生專欄、基層就業扶貧工作站、廣播電視、微信短信等終端載體及時發佈,做到區域全覆蓋、人員全知曉。每年動態組建1000家以上社會責任感強、生産經營穩定、勞動關係和諧的企業、提供至少1000個以上崗位,常年不定期實施“‘千企千崗’就業援助—鄉村行”活動,實施專場招聘、崗位下鄉和送崗入戶的“一對一、面對面”人崗對接。

  ——千人千技,提升穩崗加速度。以農村貧困家庭轉移就業勞動力、新成長勞動力為重點,大力推進免費技能培訓扶貧計劃,確保人人有技能,促進貧困勞動者實現穩定就業。根據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和貧困家庭子女的培訓意願、求職意願及創業意願,按照“幹啥訓啥,缺啥補啥”的原則,把培訓班搬到家門口、廠門口、校門口,聘請創業明星“土專家”現身説法,現場傳授創業經驗。在培訓中探索出了“SYB+就業技能”“SYB+種養殖”“SYB+基地觀摩”“SYB+項目路演”等各具特色的組合培訓包,培訓貧困勞動力4萬多人,為用工單位招工穩崗提供了方便。

  “八柱”,夯實扶貧地基

  近年來,全市就業扶貧以愛心企業吸納、就業扶貧車間吸納、就業扶貧基地吸納、農合等經營主體吸納、東西勞務協作、創業扶持帶動、駐外商會轉移、公益性崗位安置八種就業渠道為“主柱”,撐高就業扶貧新“地標”,為就業渠道多樣化夯牢基礎。

  ——愛心企業吸納。今年以來,全市舉辦了扶貧專場招聘會164場,組織各型企業2146家,提供崗位5.3萬個,現場為2萬餘名貧困勞動者提供就業諮詢和指導,3500余名貧困勞動者達成就業意向。本地企業吸納貧困勞動者1.8萬人,落實補貼金額286萬元。

  ——就業扶貧車間吸納。2016年以來,南充積極探索創建就業扶貧車間,專門用於安置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者。發動組織各類經營主體利用自有廠房創建專門車間;或在鄉鎮、村等設立車間或加工點,或利用村集體閒置土地、流轉土地、學校舊址等建設就業扶貧車間,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建設就業扶貧車間302個(含各類生産經營主體和生産線或生産車間),其中認定市級就業扶貧車間15個,吸納貧困勞動者3500余名,每人平均月收入達2100元以上。

  ——就業扶貧基地吸納。為實現貧困勞動者充分就業、穩定就業,實現每個貧困家庭中至少一名貧困勞動者就業,全市通過創建就業扶貧安置基地,為就業精準扶貧添力加碼,逐步實現了就業精準扶貧基地化、規模化、穩定化、常態化。目前,全市共創建就業扶貧基地113個,安置農村貧困勞動者4800余名。

  ——農合等經營主體吸納。近三年,南充市建成脫貧奔康産業園1378個,成立專業合作社895個,引進龍頭企業128家,帶動貧困戶5.8萬戶16.8萬人,4.8萬名貧困勞動者實現就近就業。

  ——東西勞務協作。為促進貧困勞動者轉移就業,保障轉移就業貧困勞動者合法權益,南充長期與廈門、新疆建設生産兵團建立全面勞務協作,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與交流,不斷擴大勞務協作的領域和規模,加強勞動者技能開發合作力度。近兩年,共幫助100余名貧困勞動者到廈門、新疆務工。

  ——駐外商會轉移。發揮川內外商會的引領作用,積極建立貧困勞動者輸出基地,針對崗位資訊培訓,有組織有計劃輸出貧困勞動者。全市在北京、新疆、廣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創建轉移安置基地38個,輸出貧困勞動者4萬餘人。

  ——創業扶持帶動。對確有創業意願和創業能力的貧困勞動者,組織開展創業培訓、推薦創業項目,提供政策諮詢、開業指導、入園孵化、後續跟蹤等創業服務,鼓勵更多貧困勞動者自主創業。目前,全市共扶持1500余名貧困勞動者創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000余萬元,發放補貼100余萬元。

  ——公益性崗位安置。根據每個貧困村開發不少於5個公益性崗位要求,2016年至2017年,南充開發公益性崗位8427個,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者7322人,按照每人每月300-500元補貼標準,發放補貼2000余萬元。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