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老關係進入歷史最好時期——訪中國駐寮國大使王文天

2017-11-14 09:0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應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沃拉吉邀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于13日至14日對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日前,中國駐寮國大使王文天接受中老記者聯合採訪時表示,此次訪問是時隔11年後,中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再次訪問寮國,是中老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的一件大事,有助於兩國攜手打造具有戰略意義的、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

  王文天説,中老同為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理想信念相通、發展道路相近。此次訪問充分表明中國願繼續做寮國黨和政府的堅強後盾,繼續堅定支援寮國黨革新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繼續堅定支援寮國黨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通過此次訪問,雙方將共同規劃新時期兩黨、兩國關係發展的宏偉藍圖,確定雙方未來重點合作方向,進一步充實和發展高度互信、互助、互惠的中老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攜手打造牢不可破的社會主義命運共同體。王文天表示,此次訪問的重要性還在於其影響和重要意義遠遠超越中老兩黨、兩國範疇,在有力推動兩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的同時,也必將極大推動新時期世界科學社會主義的振興和發展。

  王文天説,自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建設進展順利,成果豐碩。中國已與包括寮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實現對接,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項目成功落地。“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支援,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臺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十九大決定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寫入黨章。這充分體現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決心和信心,為世界各國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指明瞭方向,注入強勁動力。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推進,不僅將為中國的開放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也將為各國發展和全球經濟帶來更大的機遇。我們願與各方同心協力,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新的貢獻。

  王文天説,中老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好鄰居、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志同道合的好同志、攜手並肩的好夥伴。過去5年,中老關係發展順利,成果豐碩,兩國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如果用三句話概括兩國關係,那就是,政治上高度互信,經濟上全面合作,人文上廣泛交融。過去5年中,中老關係最大的特點是,兩黨關係引領兩國關係。5年來,兩黨總書記頻繁會晤,為兩國關係做好頂層設計,指明前進方向。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與朱馬利總書記一致同意,要建設高度互信互助互惠的中老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與本揚總書記達成一致,中老攜手打造具有戰略意義的、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

  中共十九大的召開,為中國同包括寮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加強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強勁動力。十九大報告中對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作出了頂層設計,指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就是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將繼續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友好關係。王文天表示,中方一貫高度重視中老關係,始終將中老關係擺在中國周邊外交的重要方向。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中國將繼續以“長期穩定、睦鄰友好、彼此信賴、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針和“四好”精神為指導,全面深化與寮國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繼續打造中老牢不可破,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中方始終認為,無論國際和地區形勢如何變化,中老雙方都應從更高角度和更深層次看待和把握中老關係的特殊戰略意義,都應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大局出發多為對方著想,在涉及彼此重大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予以堅定支援,為各自國家建設和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作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努力和新貢獻。

  王文天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同寮國的“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高度契合。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習近平主席與本揚主席就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達成新的重要共識,兩國政府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雙邊合作規劃、《“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等文件。中國人常説“要想富先修路”,中老兩國加強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合作,有助於打破寮國交通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顯著降低物流成本,把寮國發展為中南半島人流、物流樞紐,實現寮國“陸鎖國變陸聯國”的戰略,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先進技術和人力資源進入寮國。中老鐵路是兩國發展戰略對接的標誌性項目,意義和作用十分巨大。中老鐵路將成為連接中老經貿合作的大動脈,提升兩國的人流和物流水準,帶動鐵路沿線的産業開發,中老鐵路建成通車將為打造中老經濟走廊創造有利條件。

  王文天説,中老開展産能合作具有多重優勢。首先,中老産能合作完全符合寮國實現工業現代化的發展戰略。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大國,處於國際産業鏈的中端,具有適合發展中國家需要的産能和技術優勢。當前寮國工業體系尚不完整,大量産品需要進口,迫切希望提高工業化水準。其次,中老産能合作有助於實現兩國産業梯次對接。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在多項産品生産能力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在鐵路、電力、通信、工程機械等行業擁有優質産能,雙方合作有很大的空間和潛力。最後,中老産能合作具有很大的互補性。以中老兩國水電領域合作為例,寮國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寮國政府希望將本國打造成“東南亞蓄電池”,中國企業在水電開發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優勢,通過合作,雙方可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既促進寮國經濟社會發展,也帶動了中國先進設備出口,提高中老兩國産能合作水準。

  2018年是寮國旅遊年。王文天説,中國將協助老方加快制定《寮國旅遊領域發展專項規劃》,加快中國援建寮國旅遊培訓學校的進度,為寮國多培養旅遊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寮國蘇州大學和孔子學院的資源,為老方舉辦旅遊從業人員培訓班,加強交流互鑒,積極推動中老兩國旅遊部門之間的交流,與老方分享中國在全域旅遊、A級景區建設等方面的經驗,並支援老方針對中國遊客的宣傳推廣工作。

   (光明日報萬象11月13日電 本報駐曼谷記者 馬勇幼)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