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黎巴嫩“失聯”總理終於現身 否認遭沙特軟禁

2017-11-14 08:3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黎巴嫩總理薩阿德哈裏裏本月初在沙烏地阿拉伯訪問時突然宣佈辭職,之後一直沒有公開露面。12日,他終於現身,否認遭沙特軟禁的傳言,強調自己行動自由。

  美聯社報道,相比辭職時的強硬,哈裏裏立場有所軟化,稱如果黎巴嫩完全信守不捲入地區衝突的政策,他可能會收回辭呈。

  【否認傳言】

  哈裏裏當天接受黎巴嫩未來電視臺記者葆拉雅各比安採訪,表示“我在這裡很自由”,“我將很快回到黎巴嫩”,也就再過“兩三天”的事。

  4日,在沙特電視臺播放的一段事先錄好的視頻中,哈裏裏宣讀辭職聲明,指責伊朗及其“羽翼”黎巴嫩真主黨干涉阿拉伯國家內政,同時暗示自己遭遇暗殺威脅。

  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不接受哈裏裏致電請辭,要求他先回國陳述辭職緣由,再作下一步安排。只是,哈裏裏此後沒有“回音”。

  多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黎巴嫩官員稱,哈裏裏3日剛抵達沙特首都利雅得,就被沙特方面控制,他的手機被沒收,第二天被逼錄製辭職視頻。視頻隨後通過沙特電視臺播出,震驚整個中東,連哈裏裏的親信都深表錯愕。

  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指責沙特干涉黎巴嫩內政、逼迫哈裏裏辭職。奧恩11日要求沙特解釋哈裏裏為何遲遲未回國。黎方懷疑哈裏裏被沙特限制人身自由。

  哈裏裏12日在採訪中暗示,辭職並非沙特方面施壓。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同他“像兄弟一般”,“我們擁有極好、特殊的關係”。

  哈裏裏再次提到自己面臨暗殺威脅,表示在回國之前正重新審視安保部署。“我如果想的話,隨時能自由出行。但我有家庭。我見證了我父親遇害後發生的事情。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們也經歷。”

  哈裏裏的父親拉菲克哈裏裏數次出任黎巴嫩總理。2005年2月,拉菲克哈裏裏死於一起汽車爆炸襲擊。遇刺前4個月,他剛剛辭去總理職務。真主黨被廣泛懷疑為幕後黑手,但一直予以否認。

  【收回辭呈?】

  哈裏裏解釋説,自己提出辭職是為了給黎巴嫩帶來“積極影響”,同時“敲響警鐘”,以便外界知曉黎巴嫩處於“危險境地”。他再次指責真主黨和伊朗干涉阿拉伯國家內政。

  美聯社注意到,同宣佈辭職時相比,哈裏裏言辭有所緩和。他説,意識到自己辭職方式不合常規,打算回國後正式提交辭呈,並同聯合執政的真主黨協商解決方案。

  哈裏裏説,黎巴嫩聯合政府應遵守不捲入地區衝突的協議,但真主黨卻違背協議,“我們不能再在這個問題上含糊不清,必須同真主黨有個最終解決方案”。

  哈裏裏同時暗示,如果真主黨承諾在地區衝突中保持中立,他可能會收回辭呈。

  卡內基中東研究中心主任馬哈葉海亞在社交媒體上分析,此言意味著辭職並非最後決定,要求真主黨退出黎巴嫩政府也不再是關鍵訴求。

  哈裏裏擁有黎巴嫩和沙特雙重國籍,他的家族靠在沙特經商發跡,許多家産都在沙特。2009年,哈裏裏首次出任總理,組建包括真主黨在內的聯合政府。任期接近兩年時,因在拉菲克哈裏裏遇刺案的調查工作上存在分歧,真主黨內閣成員辭職導致政府解體。2016年底,哈裏裏再次出任總理。然而,以他為首的遜尼派陣營立場傾向沙特,同伊朗支援的什葉派政治組織真主黨再次陷入不睦。

  12日一大早,借一年一度的貝魯特馬拉松舉辦之機,數以千計黎巴嫩民眾要求哈裏裏回國。哈裏裏因定期參加馬拉松成為這一賽事的“活招牌”。現場觀眾高舉哈裏裏頭像以及寫有“為你而跑”、“我們要總理回來”等字眼的標牌。

  【採訪疑點】

  美聯社報道,儘管未來電視臺有關哈裏裏的直播採訪意在粉碎謠言,但卻暴露新的疑點。當天,鏡頭裏的哈裏裏顯得悲傷且疲憊。他反覆喝水,喝完自己杯子裏的水,還讓記者雅各比安把她的那一杯也遞給自己。

  採訪進行了一小時,哈裏裏請求雅各比安停止提問。他説:“你讓我感到累了。”

  採訪中哈裏裏不時忍住淚水,反覆説自己準備好為黎巴嫩付出生命,但不希望孩子們經歷他當年在父親遇刺後所經歷的一切。

  他一度怒目圓睜,鏡頭掃到他“怒視”的對像是房間靠後角落裏的一名黑衣男子,手握一張捲起來的紙,臉卻出框。

  雅各比安和哈裏裏都意識到這名男子誤入鏡頭。按照哈裏裏的解釋,這名男子是他的助手之一,向他彙報黎巴嫩最新情況。(陳丹)(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