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別讓“燒腦優惠”砸了“雙11”牌子

2017-11-13 15:54:00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別讓“燒腦優惠”砸了“雙11”牌子  

  又一個“雙11”購物狂歡節落幕了。電商平臺亮出的數據絢麗得令人眼花:天貓官方微博公佈的今年“雙十一”成交額,達到驚人的1682億元。而京東公佈的下單金額超1271億元。僅這兩家加起來,銷售額就將近3000億元!

  3000億元什麼概念?是改革開放前,我國幾乎一年的GDP總額。

  不僅國人在瘋狂買、買、買,更有全球逾20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了這場購物狂歡,以至最新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報道稱,“雙11”已經不僅屬於中國,而是世界的節日,是地球上最繁忙的購物日。

  耀眼數據下,亦不乏“剁手黨”們的網上吐槽。“買東西比考奧數還難”,“看完各種活動規則,我焦慮了”,“據説今年‘雙11’是最難的一屆”……

  何以至此?原來,今年“雙11”各家電商和平臺紛紛推出優惠新玩法,諸如預售、優惠套疊、定金膨脹金等。價格上也花樣翻新,什麼促銷定價、差別定價、産品組合定價,讓下單痛快的購物狂們直呼商家給的是“燒腦優惠”,沒有考奧數的能力都參不透電商的“行銷邏輯”。

  如果電商五花八門的優惠套餐只是文案複雜點,線路繞了點,而最終還是讓買家得到實惠,只是要考考你的“腦筋急轉彎”,倒也無妨。但有些“一根筋”的買家有“認死理”的耐性,早早看中網店心愛的商品,守株待兔般天天盯著,就等著“雙11”商家大降價。不料這一盯梢,竟發現商家的貓膩:臨近節前提高價格,“雙11”再標出大降價,實際價格其實根本沒變。

  當然,也有被商家的套路繞暈的。有位買家就吐苦水道,領了幾千元優惠券買床,然後七折八折,以為佔了大便宜,但買回家一算賬,才發現出的錢比不優惠還多!

  雖説買家沒有賣家精是商界真理。但商品經濟自誕生起,之所以能萬古相傳而不絕交易,亦有其自身規則和價值內核,這就是公平交易,互惠互利,買賣雙贏。天平的尺規無論偏向哪一方,都不可能長期續存。假如電商的行銷是在真實讓利基礎上,通過連環折扣或套餐擴大銷售,同時亦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這無可指責,但假如商家的“燒腦優惠”變成了連環套的“坑中坑”,最終引消費者墜入提前埋好的陷阱,那就不僅有違商業倫理,也明顯違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了。

  坑人的買賣最終必害己。“雙11”是中國人自創的購物節,之所以迅速崛起,年年刷新紀錄並贏得世界性聲譽,就在於它能給消費者以真正的讓利與實惠。但與此同時,商家也贏得了發展機遇。

  近年,我國電商銷售額快速增長,有的電商甚至一躍而為全球性企業,這既靠“雙11”模式的推動,更有賴消費者的“神助攻”。雖説讓利總有天花板,但商家只能靠挖潛和創新來突破,假如動起歪腦子,靠挖坑設套來引誘買家上鉤,不僅自毀聲譽,也是自斷財路。

  (作者是本報首席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