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雙十一”遇上秋冬霾 “健康經濟”雙線開花

2017-11-10 16:06:0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中新網濟南11月10日電 (曾潔)“雙十一”逼近,在充斥著生活用品、化粧品、服裝的購物洪流中,突然涌出一股以防霾口罩、空氣凈化器、足浴盆、阿膠糕、每日堅果為代表的“健康”清流,走俏線上線下。記者就此對“雙十一”期間“健康經濟”的線上線下市場進行了採訪。

  “雙十一”遇上秋冬霾,小米“精品生活電商平臺”的“布梨”牌防霾口罩也進入了銷售旺季。“布梨”創始企業中科隨能的聯合創始人趙浩淇10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預計,這款零售價99元(人民幣,下同)的防霾口罩在今年“雙十一”的電商銷量可達到600萬元。

  “健康經濟”的風口隨著生活水準提高而出現,與大眾改善生活的需求掛鉤,趙浩淇認為,未來健康經濟將更趨向於“內涵式”發展,目前行業內部還存在一些亂象,及時的規範與監管有望促進這類新興經濟的良性發展。

  記者在濟南多家大型家電賣場了解到,進入秋冬季後,空氣凈化器即將迎來銷售旺季,各大賣場已線上上線下推出促銷優惠政策。阿里巴巴也監測到了這一消費趨勢,美的、戴森、飛利浦、AIRX等主打空氣凈化器的品牌均穩居天貓“電器家裝預售排行榜TOP10”。

  除物理防霾産品走俏外,人們也開始關注自身健康調理。滋補養生品、疾病預防檢測設備、健康監測穿戴等也正逐漸成為健康“新寵”。阿里巴巴“滋補保健預售TOP10”顯示,進口保健品、運動營養品,以及阿膠、燕窩等傳統滋補品佔據了此間的預售金額榜。源於山東的東阿阿膠,其電商板塊今年“雙十一”銷售金額就將達到6000萬元。

  阿裏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蘇淩雲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自“雙十一”舉辦以來8年間,中國消費者的醫療保健意識逐年增強,“健康經濟”在2014年初現苗頭,此後,血糖儀、霧化類産品、健康監測穿戴設備、家用醫療器械等商品輪番成為“雙十一”銷售額的“黑馬”。

  談及“健康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蘇淩雲介紹説,人們的健康消費觀念逐漸從“治病”轉向“預防保健”,如基因檢測、癌症篩查、孕産服務包、疫苗線上預約等在2015和2016年“雙十一”期間備受青睞,中國線上醫療服務也在“健康經濟”的發展中初露萌芽。(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