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斯里蘭卡遭"油荒" 竟是一條匿名短信惹的?

2017-11-10 09:1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從上週末開始,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市裏幾乎每一家加油站門前都大排長龍,除了車輛,隊伍中還穿插著手提礦泉水瓶、玻璃罐、水盆來“打油”的人。儘管政府明令禁止加油站“散裝”出售油品,民眾置若罔聞。政府只好出臺“限量供應”措施應對這場“搶油潮”。

  斯里蘭卡今年數度出現疑似“油荒”,而最近這次竟是一條匿名短信惹的禍?

  【全城“搶油” 政府“限供”】

  3日開始,一條手機短信開始在斯里蘭卡坊間傳播,稱斯里蘭卡政府上月因油品品質問題禁止印度石油公司斯里蘭卡子公司——蘭卡印度石油公司的3萬噸石油進入市場,導致目前石油市場供給短缺。斯里蘭卡民眾將這條資訊一傳十、十傳百,結果就是全城上演“搶油”。不少加油站已經挂上了“無油”的告示牌。多條加油站鄰近道路嚴重堵塞。

  今年33歲的侯賽因傑馬利告訴新華社記者:“上週末我在加油站排了兩個小時隊,只加到了一點點油,這兩天上班我根本不敢開車,路上的加油站基本都沒油了。”

  根據斯里蘭卡國有的錫蘭石油公司所發佈數據,自3日起,全國範圍內日均石油消耗量已經從過去的2000噸漲到4000噸。

  斯政府不得不開始控制每天的石油供給量,確保所剩石油能堅持到下一批的石油補給。從6日開始,全國石油供給定額每天2500噸。

  【“油荒”誰之過?匿名短信指向印度公司】

  匿名短信把“缺油”責任指向蘭卡印度石油公司的油品品質問題,印度公司方面卻表示不背這個“鍋”。

  蘭卡印度石油公司7日發表聲明説,該公司在斯里蘭卡石油市場份額與錫蘭石油公司相比只有很小一部分,所以“這次全國大範圍供油短缺的原因在於錫蘭石油公司供油能力出現問題”。

  斯里蘭卡政府則説,匿名短信帶來的恐慌情緒是罪魁禍首。

  在6日晚間緊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斯里蘭卡石油資源開發部部長阿爾朱納拉納通加説:“我們決定不將上月禁止蘭卡印度石油公司的油品進入市場的事情告知民眾,是因為我們認為當時的石油儲備量足以維持一段時間……但那條匿名資訊在社會上引起了大範圍的恐慌,推高了石油的日消耗量。”

  另外,錫蘭石油公司從阿聯酋購買的一船石油本應在2日或3日抵達斯里蘭卡,但至今未到,這也加劇了用油緊張情況。

  根據斯政府數據,6日為止斯全國石油儲備量為1萬噸,按照全國每天供給2500噸的標準,意味著補給的石油必須在9日前到貨,否則將會面臨真正的“油荒”。

  拉納通加説,從阿聯酋來的運油船應在8日抵港,錫蘭石油公司最早可在9日下午開始將油品配送到各家加油站。他還説,待石油供應穩定後,將調查懲處那條匿名短信的發送者。

  另據斯里蘭卡政府資訊部消息,印度政府方面也已經同意向斯里蘭卡另外派送一船石油,將於9日到達。

  【源自“儲油罐”利益之爭?】

  印度石油公司2003年開始進入斯里蘭卡市場,當年就從錫蘭石油公司手中買下100家加油站運營。當前,蘭卡印度石油公司與錫蘭石油公司分別佔領了斯里蘭卡石油市場16%和84%的份額。

  印度近年在斯里蘭卡石油市場的利益擴張,與錫蘭石油公司多有“碰撞”。

  錫蘭石油公司工人今年4月發起罷工,抗議政府計劃將東部亭可馬利港儲油罐場租賃給印度石油公司。

  亭可馬利港油罐場斯里蘭卡被殖民時期由英國建造,二戰期間是英軍重要的燃料供應樞紐,該油罐場擁有99個油罐,單個儲量1.2萬噸,是亞洲地區較大油庫之一。根據斯政府2003年與印度石油公司簽署的協議,目前蘭卡印度石油公司已使用亭可馬利港15個儲油罐。斯政府今年4月又計劃與印度石油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將另外84個油罐租賃給印方使用50年。

  錫蘭石油公司工會對此強烈不滿,認為政府這一行為有損“國家主權”,為此組織多次罷工,停止供油,造成多地“油荒”。工會要求政府將亭可馬利10個儲油罐交由錫蘭石油公司使用。

  本月3日,錫蘭石油公司在斯里蘭卡唯一的煉油廠——索普葛加達煉油廠出現了數小時的電力故障,當天又是斯里蘭卡傳統節日“滿月節”,導致錫蘭石油公司無法向市場及時供油。

  錫蘭石油公司正在為擴建索普葛加達煉油廠尋求投資,據説擴建完成後,煉油廠原油處理能力將從目前的每日5萬桶提升至10萬桶以上。在該公司看來,正因未能獲得亭可馬利油罐使用權,才導致公司供油能力有限。

  斯里蘭卡執政的統一國民黨議員納林班達拉7日則質問:斯里蘭卡有9萬噸的石油儲備能力,就算是印度的3萬噸石油不合格、從阿聯酋進口的3萬噸石油遲到,庫存應該還有3萬噸,此次“油荒”是有人蓄意生事、還是暴露出政府官員管理能力不足?

  斯里蘭卡總統邁特裏帕拉西裏塞納7日已任命一個由三名內閣部長組成的特別委員會調查這次“油荒”。(朱瑞卿 唐璐)【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