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透視:英國央行加息,英鎊何以不漲反跌

2017-11-07 14:3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日前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5%。這是英國央行10年內首次加息,雖市場反應平淡,英鎊不漲反跌,但英國加息之舉實則意義重大,背後不乏考量。

  加息本身意味著英國經濟幾乎確定性地企穩向好。主要經濟數據早已支援這一判斷:通脹率長期高於2%,9月份已至3%,失業率維持在40多年來的最低水準;剔除紅利的工資年均增速為2.2%,高於預期。何況,這還是英國今年以來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後的數據。如非受制于“脫歐”進程,英國恐怕早該加息了。

  一般而言,加息會吸引資金流入,並在匯率上表現為本幣升值。顯然,央行加息、英鎊貶值不是常態。國際金融市場看空英鎊,是因為看到了“如此加息”背後英國“脫歐”的風險。與央行加息配套出爐的,是關於英央行貨幣政策未來走向的表述,很值得玩味。該表述不但明示了未來加息的次數和幅度,甚至收回了此前將快速大幅度加息的暗示。這樣反覆無常的言行,自然令市場恐慌,並開始揣度英國經濟承受“脫歐”衝擊的實力,並擔憂英國央行駕馭和應對“脫歐”風險的能力。因此,英央行加息而英鎊走軟,不足為奇。

  英鎊未來的走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英國與歐盟在“脫歐”問題上的談判結果,也取決於相關風險是否能夠得以妥善處置,以及英國經濟能否持續平穩向好。

  英國央行10年來首次加息,除了是經濟企穩的必然,也是著眼于未來之舉:即趁著經濟尚可時,未雨綢繆,及時收縮資産負債表,依靠適度加息,在一定程度上留下貨幣政策再度調整的空間,以應對“脫歐”進程中的不測風險、英國經濟突然失穩甚或重陷危機的不時之需。

  如果把央行加息與英國、歐盟之間關於“脫歐”的博弈結合起來,似乎更有看點,它表現了雙方在“脫歐”問題上展開貨幣博弈的圖景。自美聯儲加息以來,全球貨幣政策層面的基本趨勢由寬鬆轉而趨緊。考慮到美聯儲及美元在全球的影響力,以及全球流動性開始收緊的大環境,在經濟走上正軌的前提下,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也在展開加息的較量。

  前不久,歐洲央行做出了量寬減半的決定,暗示其有及早收緊貨幣政策的打算。然而,即便量寬減半,歐元區的貨幣政策仍舊為寬鬆之態。而英國加息卻是標準的收縮貨幣政策之舉,可謂在英鎊和歐元的貨幣競爭中下了先手棋。儘管目前看,效果不太盡如人意,但從長久看,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是,英國與歐盟之間關於“脫歐”的博弈可能遠不止于談判桌上,還將更廣泛地在貨幣政策層面和國際金融市場上展開。(魏亮)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