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工智慧,正在變道超車(厲害了,中國科技)

2017-11-07 08:2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6日,中科院孵化的寒武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寒武紀科技)發佈了全球新一代AI晶片:面向低功耗場景視覺應用的寒武紀1H8、擁有更廣泛通用性和更高性能的寒武紀1H16,以及可用於終端人工智慧産品的寒武紀1M。

  寒武紀科技于2016年就發佈了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IP──寒武紀1A處理器。寒武紀1A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多項紀錄,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入選了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評選的15項“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這款處理器基於寒武紀科技所發明的國際首個人工智慧專用指令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在若干關鍵人工智慧應用上實測,寒武紀1A達到了傳統的四核通用CPU25倍以上的性能和50倍以上的能效。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寒武紀公司CEO陳天石介紹,與1A處理器相比,此次發佈的3款新品在功耗、能效比、物理面積等方面進行了優化,性能大幅提升,適用範圍覆蓋了圖像識別、安防監控、智慧駕駛、無人機、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各個重點應用領域。與傳統晶片不同,寒武紀的人工智慧晶片模擬大腦的神經元和突觸,一條指令即可完成一組神經元的處理。這種計算模式在做智慧處理時,比如識別圖像,效率要比傳統晶片高幾百倍。

  除了面向終端的智慧處理器IP系列之外,寒武紀公司還發佈了面向雲端的高性能智慧處理器IP産品線。在本次發佈會上,寒武紀高性能機器學習處理器晶片“寒武紀mlu100”和“寒武紀mlu200”初露崢嶸。這兩款晶片主要服務於服務端的智慧處理需求,分別偏重於推理和訓練兩個用途。

  隨同一系列智慧處理器IP新品發佈的,還有寒武紀科技專門為用戶打造的寒武紀人工智慧系統軟體“CambriconNeuWare”,全面支撐端雲一體的智慧處理。據了解,該軟體開發平臺構建於寒武紀全新的人工智慧專用指令集支撐之上。這意味著,基於寒武紀軟硬體平臺,人工智慧産業界將構建一個完整的、基於底層自主指令集的智慧新生態。

  此外,陳天石在發佈會上還透露,寒武紀科技不久還將發佈一款面向智慧駕駛的寒武紀1M處理器。

  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對寒武紀科技在世界人工智慧發展潮流的引領上寄予厚望。他表示,今年7月國務院頒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重點突破智慧計算晶片與系統等一批關鍵技術,建立新一代人工智慧關鍵共性技術體系。以寒武紀為代表的先鋒晶片企業,具有引領世界人工智慧發展新潮流的潛力。

  寒武紀科技成立於2016年,其前身是中科院計算所于2008年組建的“探索處理器架構與人工智慧的交叉領域”10人學術團隊。2015年,該團隊發佈了全球首個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晶片“寒武紀”,寓意人工智慧産業將迎來“大爆發”。

  “寒武紀是中科院計算所在處理器與人工智慧交叉領域超前佈局的結晶。”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孫凝暉介紹,人工智慧經歷六十余載沉浮,如今迎來了收穫的季節。寒武紀在智慧晶片領域佔據全球領先地位,通過與産業上下游夥伴通力合作,有望引領中國人工智慧産業“變道超車”。

  “寒武紀有信心將高性能智慧處理器在3年內覆蓋30%的國內伺服器市場。” 陳天石説:“未來,人工智慧將在藥物研製、自動翻譯、圖像分析等各類應用方面大顯身手,這就要求未來超級電腦、數據中心、智慧手機、嵌入式設備等要進一步智慧化,而‘寒武紀INSIDE’有望成為這些設備的標配。”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