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新征程】扶貧+扶志+扶智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重慶市永川區殘聯為該區何梗鎮花園村、五間鎮合興村殘疾農戶送去雞苗和飼料。(本報資料圖片) 通訊員 陳科儒 攝
11月2日,在重慶市兩江新區舉行的“農轉非”人員技能大賽,參加養老護理項目競賽的選手正在整理床上用品。
記者 張錦輝 攝
重慶市江北嘴中建二局工地農民工夜校的學員在課間關注十九大相關新聞。他們通過夜校的培訓,成為了有技能有文化的新型工人。 記者 崔力攝
核心提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扶志”,就是要把貧困農民自己主動脫貧之志氣“扶”起來,增強他們脫貧增收的主觀能動性。“扶智”,就是國家從職業教育、農技推廣、資訊流通渠道拓展等方面,培育有科技素質、有職業技能、有經營意識與能力的新興知識化農民,以開拓致富門道,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如何做到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相關區縣和貧困群眾,圍繞這一主題與他們進行了對話。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不讓一個群眾掉隊
“扶志以自強,扶智以自立,脫貧的內生動力就會奔涌而出。”市扶貧辦人力資源處處長胡劍波説,部分貧困群眾之所以貧困,一個重要原因是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因此要讓他們徹底告別貧困,首先得激發他們的志氣,做好扶志工作。另一方面,貧困還與其受教育程度、文化水準和技能知識有關,因此在“扶志”的同時還要“扶智”。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就是要號準脈下對藥。近年來,重慶市瞄準貧困地區産業發展的需求和貧困群眾轉移就業的需要,按照“扶貧先扶智”、“授人以漁”和“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思路,實施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重慶市持續開展貧困村扶貧公益培訓,對貧困村的醫療衛生人員、幼兒園教師、養老院護理工、鄰里糾紛調解員、政策禮儀宣講員等進行培訓。通過培訓,較好地改善了貧困村群眾就醫、孩子入托、生活習慣、心理健康、文明行為以及文化生活環境,提升了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難奮鬥、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精神,增強了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工作軟實力。
又如,緊盯貧困農村特色産業、著眼就業市場需求、突出帶動效應,因地制宜地實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和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為貧困農村産業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技術支撐。
近年來,重慶市累計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8.5萬人,轉移就業培訓2.7萬人,致富帶頭人培訓1萬人,扶貧公益培訓1萬人,資助貧困家庭子女讀書18.8萬人次,使重慶市38萬個貧困家庭直接受益,新增貧困人口轉移就業7.5萬人,2萬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
胡劍波説,儘管重慶市的扶貧培訓和人力資源開發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結合十九大報告中關於脫貧攻堅的新要求,仍有較大的努力空間。
下一步,重慶市將認真做好各類培訓,對培訓項目進行細化和量化,確保各類專項培訓保質保量,資金不得挪作他用。
同時,針對部分區縣教育資助政策未兌現、不精準的問題,要認真對學生資助政策情況進行一次清理,必要時候進行專項督察,確保對建檔立卡的在讀大學生,在享受國家助學貸款、國家貧困助學金基礎上,每人每年再給予8000元學費資助。
此外,結合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市扶貧辦將組織自力更生脫貧的貧困群眾、創業致富主動帶動的業主、駐村扶貧的第一書記、與貧困家庭結對幫扶的幫扶幹部和帶領群眾奮發圖強的村支“兩委”幹部等五個方面的先進典型進行巡迴宣講,進一步激勵重慶市上下提振精神、鼓舞鬥志、凝聚正能量,營造濃厚的脫貧攻堅氛圍。
志氣樹立起來 致富的辦法和幹勁自然就有了
“今年我一定能脫貧!”11月1日,石柱魚池鎮山嬌村的辣椒收購點裏,貧困戶秦余文數著剛剛賣掉辣椒所得的一疊鈔票,開心地對前來入戶調查的鎮結對幫扶幹部説:“多虧鎮裏去年組織我聽‘報告會’,讓我的內心受到強烈的刺激,要不我可能還在等著政府來救濟呢!”
原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魚池鎮有的貧困戶還存在“等、靠、要、比、怨”的思想,主動脫貧動力不足。因此,去年初,該鎮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脫貧勵志報告會,邀請兩位特殊的脫貧戶在臺上講述了各自艱苦的“創業史”與“致富經”,激勵了到場的幾百名貧困戶樹立脫貧致富的決心。
演講者之一的脫貧戶譚啟樹是個殘疾人,3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症導致下肢萎縮。不過,譚啟樹身殘志堅,不畏艱辛發展起養豬産業,創辦了“三山科技示範養殖場”,成為一名“養豬達人”。而另外一位演講者李秀英本是柔弱婦女,在丈夫致盲又喪失勞動力的情況下,依靠貸款發展起養牛、養豬産業,讓家庭成功甩掉貧困戶的帽子。
“以往,我老是覺得自己身體差、沒技術、家底薄,失去脫貧的信心。聽了兩個演講者的脫貧報告,讓我這個健康人慚愧得很。”秦余文説回家後不久,他就發展種植辣椒5畝,僅此一項年增收1.5萬餘元。
和譚啟樹一樣,團結村貧困戶李傳生也是個殘疾人,參加完脫貧勵志報告會後,在幫扶責任人的引導下,利用鄉村旅遊發展資金辦起了農家樂,如今也摘掉了貧困戶帽子,成了當地脫貧致富的典型。
“有樣學樣,勤奮自強。”魚池鎮黨委書記秦曉華對重慶日報記者説,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一年多來,該鎮混日子的懶漢少了,奔富路的勤快人多了。到目前為止,75戶貧困戶申請小額貸款375萬元用於發展鄉村旅遊和康養種養業,直接經濟收入達280余萬元,2017年全鎮又有43戶貧困戶有望順利脫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絕非一日之功。”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對重慶日報記者説:“貧困戶的志氣一旦樹立起來了,觀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辦法和幹勁自然就有了。”
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為培育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扶貧精神和文化,重慶市完成了1268期9869人扶貧公益培訓計劃。如今,貧困村的醫療衛生人員、幼兒園教師、養老院護理工、鄰里糾紛調解員、政策禮儀宣講員等經過培訓上崗後,不僅激發貧困群眾樹立起自力更生、艱難奮鬥、積極向上的精神,還為重慶市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工作增強了軟實力。
貧困家庭子女讀書資助 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有品質”三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鈞,清晰指明瞭未來教育發展的一大著力點。
而對於貧困家庭的子女來説,教育也是他們改變人生命運的重要途徑,也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武器。因此,貧困家庭子女讀書資助,是重慶市“扶智”的重要舉措。
“要不是獲得了教育資助,真不知道現在是在校園裏還是在外地打工……”11月1日,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來自奉節縣竹園鎮百步村的譚金香感慨地説。
今年17歲的譚金香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母親十幾年前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手、腳嚴重變形,行走困難,父親也因為車禍成為了4級殘疾,只能在家附近做點小工,家裏的生活異常拮據。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每天早上4點,不管天晴下雨譚金香都會按時起床,承擔起做飯、洗碗,喂豬等家務活。做家務活的空閒時間,她抓緊時間看書學習、補充知識,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在今年考上了大學。
但是,大學一年的學費、書費、生活費要1.5萬元,對於這個家庭而言是個天文數字。就在譚金香一籌莫展時,竹園鎮百步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來到了她的家中。
“這樣的貧困家庭,如果不伸出援手,子女就會無書可讀,貧困也很可能會延續下去。”百步村村支部書記張遠安説。於是,村裏為她提供了2000元的教育獎勵扶助基金和扶貧助學貸款,助她圓了大學夢。
百步村2/3以上的建卡貧困戶都是因學致貧,該村創新性地建立了教育基金,對村內貧困家庭子女讀高中、大學進行獎勵幫扶。資金來源是村集體經濟、幫扶單位專項幫扶、企業、個體工商戶、愛心人士、本村成功人士及其他社會捐贈,目前已籌集資金12萬餘元,發放獎幫扶資金3.8萬元,幫助18名貧困家庭子女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費難題。
“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張遠安説,百步村教育獎勵扶助基金一旦建立起來,便會一直執行和完善下去,不斷加大貧困學生教育資助力度,努力不讓一名貧困學生因為貧困而輟學。
雨露計劃 助貧困群眾月入8000元
在重慶市,著眼就業市場需求,抓好勞動力轉移培訓是“扶智”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惠及了許多貧困群眾。
前不久,南川區就舉辦了新一期的家政護理培訓,吸引了當地甚至周邊鄉鎮109名婦女慕名而來,培訓班竟然打起了擁堂。
“上期參加月嫂培訓後,我感覺學到很多東西,聽説這期要教家政和養老護理知識,又留下來繼續學習,想多學點知識。”該區水江鎮大順村二社貧困戶唐明禮告訴重慶日報記者,今年49歲的唐明禮因為兒子患了白血病,花了數十萬元醫藥費,欠了一大筆債,她早都想出去找份工作,掙錢給兒子治病。
恰逢區裏舉辦培訓班,唐明利便報了名。“現在家政和養老護理人員都很‘吃香’,待遇和就業都不錯。”她説。
據了解,重慶市的“雨露計劃”著眼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培訓專業和內容。以當下比較熱門的月嫂、家政專業為例,除了産婦和新生兒護理知識外,還相應增加了居家清潔衛生、廚房的清潔衛生、鄉村家政護理實作等家政知識,以及老年人常見病護理、測血壓、制用流質食物、養老護理員的基本知識等養老護理知識,讓學員掌握更多技能和生存本領。培訓完後,由區縣人力社保局組織考試,合格後頒發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別小看這個證,有了它,找工作就有了‘硬通貨’——上一期我們班上有人參加培訓後,在城裏找到了月嫂工作,每月收入8000元,一家人的生活全都有了著落。”唐明禮説,“政府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就業機會,我們就得認真學,掌握過硬本領,從而達到‘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的。”
而南川區扶貧辦有關負責人則表示,他們將瞄準就業市場新需求,緊盯貧困群眾轉移就業的需要,狠抓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同時充分挖掘適合貧困群眾的新崗位,出臺激勵單位用工優惠政策,確保貧困群眾勞務收入穩定增長,確保貧困群眾已經就業的穩崗、未就業的能新就業。
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讓貧困戶謀得一技之長
“鄧站長,多虧了您的技術指導,今年我養的1000頭小豬即將賣完了,賣了將近40萬元呢。”幾天前,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清溪場鎮涼水村村民張英亮,激動地向鎮畜牧站站長鄧應朝報喜:“要是縣裏最近有培訓活動,我第一個報名啊!”
張英亮原是涼水村的貧困戶。因父母重病住院、兩個孩子年幼、夫妻倆沒有一技之長,張英亮一家常年被貧困纏繞。前幾年,張英亮和妻子外出進廠打工的存款,全部用於父母治病,還欠下不少外債。張英亮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在外打工幾年,我深深地體會到,幹啥都要有技術,有技術才能賺大錢。”
2013年,張英亮決定回鄉創業,可是,一沒資金二沒技術,搞什麼産業好呢?為保險起見,一家人商量決定,每年家裏都要養生豬,也不需要多少養殖技術,那就多養幾頭試一試。沒想到第一年,張英亮借錢買的兩頭母豬,二十多只豬崽全部夭折。
正當張英亮心灰意冷時,村幹部給他送來了好消息:縣裏要來鎮上開展實用技術培訓,你趕緊去報養豬培訓班!在連續三期的培訓課上,張英亮不僅學會了不少養豬知識,更是與鎮畜牧站站長鄧應朝結下了幫扶對子。這一次,他將養能繁母豬作為創業方向。
有了技術作保障,張英亮的信心足了。2014年,他又買回了三頭母豬,家裏的5頭母豬當年順利産下100頭豬崽,賣了3萬多元。嘗到甜頭後,張英亮趕緊新建了一個簡易的養豬場,將能繁母豬規模擴大到25頭。
不過,養殖規模擴大了,問題接二連三地來了。這樣,鄧應朝便成張英亮家的常客。有一次,一頭母豬出現難産,張英亮急得直跺腳,連忙打電話向鄧應朝求助。趕到現場後,鄧應朝立即現場教授張英亮如何為母豬接生,並親自示範如何讓卡在産道的豬崽順産出來。
吃一塹長一智。就這樣,張英亮在一次次的學習中,慢慢掌握了養殖技術。2015年,他的25頭母豬生了500頭豬崽,賣了20萬元,獲純收入8萬元,終於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去年下半年,我將能繁母豬擴大到了50頭,又面臨一些新的技術問題。因此,學無止境啊!”回顧自己的創業時,張英亮感慨地説,“往後,政府舉行的培訓班,我年年都都參加。”下一步,他還有個更大的計劃:“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農民也將迎來更好的機會。我的五年目標是,建一個標準化的養豬場,將能繁母豬的規模擴大到500頭!”
像張英亮這樣,通過實用技術培訓走上脫貧道路的,秀山的貧困戶不在少數。據該縣扶貧辦扶貧培訓中心主任劉亞丁介紹,圍繞金銀花、油茶、生豬、山羊等十多個特色産業,該縣採取專家授課、現場培訓、技術承包、“農家課堂”等方式,按農時分模組實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使廣大農民都能實實在在地學到種養技術。去年,該縣又對85個重點貧困村進行了農民實用技術現場培訓,培訓人數達4000余人。
“扶貧必須扶智,要讓老百姓懂得‘既要苦幹,更要巧幹’的道理。而貧困戶掌握了農村實用技術,才能在發展産業的道路上儘快精準脫貧。”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近年來,根據重慶市産業發展規劃,結合農村發展和農民知識結構實際,重慶市共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8.5萬人,為貧困農村産業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