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為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2017-11-05 15:38: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黨的十九大是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習近平同志的報告高屋建瓴、氣勢磅薄,在總結過去五年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的基礎上,深入解答了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指明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前進方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一名科學研究工作者,更是要不懈努力,以科技創新成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民幸福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十九大報告在肯定過去五年所取得成就的基礎上,著眼于未來,指出了未來五年黨和國家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並在此基礎上,歷史性地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黨和國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為加快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所作出的歷史性判斷。

  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新的社會生活需求,必將在更多的方面提出新的要求,這裡既包括了在物質生活上的多樣性和高品質的需求,也包括了對於文化認知、社會生活以及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軟環境需求。與此同時,社會發展也對科技的創新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報告中,習近平同志高度肯定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所取得的成效,其中説到的天眼、悟空、墨子都是中科院科技創新的突出成果,在天宮、蛟龍等科技成果中,中科院也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此外,習近平同志在之前的講話中多次提及過的“鐵基高溫超導、量子通信、中微子”等多項成果也都是中科院科學家們的原始創新結晶。

  面向未來,正如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指出的那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這是對科研工作者們給予了更加深切的期望,希望通過科技創新工作,形成引領性原創成果,並突出發展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四類創新,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為國家的全方位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黨、國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賴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一定會繼續牢記使命,強化科技自信,深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不僅要強化基礎研究,在重大引領性原始創新成果上取得突破,也將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發與經濟建設、國家安全、社會發展、環境保護、醫療健康等重要領域結合的系統性創新。通過先進的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實現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不僅能夠滿足人民基礎的物質需求,更要在全方位、多層次的需求上滿足全社會對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求。在環境保護上,更要通過科技支援實現源頭治理,化廢為寶,保護青山綠水,建設美麗中國。

  實現科技創新,人才是根本。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強調,“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也是習近平同志對中科院“四個率先”要求之一。中科院以國科大、中科大為基地,率先開展了“科教融合”,通過全院優秀科學家隊伍和科研平臺的參與,培養了大批高級科技人才,為國家科技發展作出貢獻。通過實施“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穩定支援不忘初心、勇於挑戰的“拔尖科學家”的創新工作,為未來取得更多重大原創成果奠定了基礎。通過先導專項的支援,在量子通信、腦科學、青藏高原、海鬥深淵、灰霾追因、引力波探測等多個方面支撐了國家重大項目的開展。

  我們堅信,通過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必將激勵廣大科學家奮發圖強,奮勇爭先,奮力拼搏,在科研創新的大道上不斷取得重大成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