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校回應辦網紅學院:一種教學形式而非二級學院

2017-11-05 10:2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網紅學院”是一種教學形式而非二級學院

  今年上半年,重慶工程學院與一家企業達成校企合作共建“網紅(行業)學院”協議,7月3日雙方正式簽約,9月15日舉行了首批學員選拔宣講會。日前,記者採訪了重慶工程學院相關負責人。

  記者:為什麼要開設“網紅學院”?

  相關負責人: 新校企合作項目“網紅(行業)學院”是深度推進産教結合,實施行業教育合作育人模式的新探索。與企業合作共建“網紅(行業)學院”主要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主動適應“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重慶工程學院與企業合作共建“網紅(行業)學院”,正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專業內涵發展,服務網際網路産業經濟。二是探索、強化網路直播專業人才的培養,促進網路直播産業良性發展。學校主要是考慮結合市場行銷、電子商務等本科專業內涵發展建設所需,與企業開展這一校企合作項目。在學生自願的前提下,引導與行業直接相關的市場行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參加項目專業培訓,構建學生系統化的網路直播、行銷推廣、品牌傳播、新媒體運營等專業能力。

  “網紅學院”是一種教學形式而非二級學院

  今年上半年,重慶工程學院與一家企業達成校企合作共建“網紅(行業)學院”協議,7月3日雙方正式簽約,9月15日舉行了首批學員選拔宣講會。日前,記者採訪了重慶工程學院相關負責人。

  記者:為什麼要開設“網紅學院”?

  相關負責人: 新校企合作項目“網紅(行業)學院”是深度推進産教結合,實施行業教育合作育人模式的新探索。與企業合作共建“網紅(行業)學院”主要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主動適應“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重慶工程學院與企業合作共建“網紅(行業)學院”,正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專業內涵發展,服務網際網路産業經濟。二是探索、強化網路直播專業人才的培養,促進網路直播産業良性發展。學校主要是考慮結合市場行銷、電子商務等本科專業內涵發展建設所需,與企業開展這一校企合作項目。在學生自願的前提下,引導與行業直接相關的市場行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參加項目專業培訓,構建學生系統化的網路直播、行銷推廣、品牌傳播、新媒體運營等專業能力。

  記者:開設“網紅學院”與應用型高等教育本身是否存在矛盾?

  相關負責人: 和知名企業聯合創建行業學院,一直是學校推行産教結合,實施分段培養的重要舉措。由行業學院和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設置課程,並由企業派出資深行業專家、工程師等負責實踐教學,能有效避免專業實踐教學和行業應用脫節。這是學校基於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在過去持續10年的探索中取得的經驗。重慶工程學院的辦學定位是培養高素質的工程應用型人才,目標是培養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的“好高強”人才,培養特色是産教結合,培養模式是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行業教育三段式教育。正是基於産教結合的考慮,學校近年來先後與中移物聯網、阿里巴巴、沃爾瑪、娃哈哈等知名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基地212個,引進了品智集團、魏王影業、考知通科技公司等新興科技企業入駐學校,為學生提供大量專業對口的崗位。

  共建“網紅(行業)學院”是校企合作育人的又一嘗試,與高校肩負的人才培養使命並不矛盾,而且通過深化産教結合,校企共商人才培養方案,共建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提供充分滿足學生實習所需的實操場地、商業項目和高新技術設備,在真實項目中訓練學生,較好地解決了教什麼、誰來教、怎麼教這一人才培養的核心問題,同時又能夠更好地緊跟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産業佈局對人才的需求,為學生畢業以後的創新創業和就業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開設“網紅學院”是不是混淆了應用型高等教育和商業培訓的邊界?

  相關負責人: “網紅(行業)學院”是跨專業的虛擬學院而不是學校二級學院,是相關專業學生學完專業知識後,根據自己的專業和興趣,重新選擇的行業學習和實訓實習的方向。“網紅(行業)學院”是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行業、培養實際動手能力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並不是開設了一個網紅新專業(教育部沒有網紅專業),主要是結合市場行銷、電子商務等本科專業內涵發展建設所需,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項目。主要課程包括個性塑造、傳播心理學、形象設計、形體塑造、新媒體內容策劃與編輯、語言表達與溝通技巧、網路直播綜合技能實訓等,授課教師由校內的專業教師和行業的專業人士擔任。這些課程本身與市場行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是直接相關的,即使學生以後選擇不從事與市場行銷、電子商務專業相關的工作,這些技能對學生職業生涯的長遠發展也有用處。

  這個項目沒有另外向學生收取一分錢,學校也沒向合作企業支付任何費用。在參加學生的選擇上沒有刻意設定顏值要求,學生在充分了解崗位技能要求和培訓內容的基礎上完全自願報名參加選拔,與社會上的商業培訓有本質區別。

  記者:“網紅(行業)學院”目前運作情況怎麼樣?

  相關負責人: 這個項目已在學校實習樓進行了教學。18位參訓學生每天10:00—12:00、14:00—17:00開展教、學、做一體化課程學習,19:00—21:00進行兩小時新媒體運營工具應用的自我實作訓練。來自企業與學校的4位老師分別開展了網路直播行業發展趨勢、網紅經濟學、傳播心理學、個性塑造、形象設計、直播實踐新媒體運營工具應用等課程的教學。從目前情況來看,教學按計劃實施順利,整體運作良好。自願參加學習的學生表示,個性塑造、形象設計、新媒體運營工具應用、網路心理學、語言溝通技巧等課程很實用,感覺對自身職業素養、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