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特朗普首訪亞洲最大看點? 或勾勒亞太政策理念

2017-11-03 16:07:00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特朗普首訪亞洲的最大看點是什麼

  本報記者 張全

  本月5日至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出訪日本、韓國、中國、越南、菲律賓五國,開啟25年來美國總統為期最長的一次亞洲行。外界普遍關心一個問題:“逢奧巴馬必反”的特朗普究竟會以何種表態來替代前任的“亞太再平衡”?此訪或許將成為揣測其亞太外交政策的試金石。

  宣示亞洲新戰略?

  退TPP,懟菲律賓總統,向日韓討防務費……特朗普的“反奧巴馬主義”本已在亞洲盟友心中植下不安的種子,再加上他“美國優先”的內顧傾向,許多美國學者在特朗普行前紛紛支招,希望這位特立獨行的總統通過一場“重塑可靠性之旅”,把信心動搖的盟友們拉回隊列。

  那麼,特朗普會在訪亞洲期間宣示新戰略,為盟友注入“強心劑”嗎?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劉鳴對本報記者表示,他並不認為特朗普會出臺亞太戰略,並預計特朗普不會在奧巴馬的基礎上增加在亞太的投入和部署。不過,雖然特朗普的亞太政策尚未成形,但通過對他此訪的觀察,能大致勾勒其理念。

  在政治上,特朗普會突出朝鮮問題的分量,該問題將作為核心貫穿于亞洲行始終。尋求中韓日達成共識,為下一步如何解決朝核問題形成路線圖,成為特朗普的優先需要。眼下,美官員稱美朝私下在進行直接外交接觸,如果外交努力取得突破,各方有望就分階段處理朝核問題達成具體構想。反之,美國將聽取其他三方意見,並説服後者支援它的行動。

  在經濟上,特朗普不僅希望對華、也希望對日韓等盟國糾正貿易不平衡,並會在APEC會議期間強調亞洲國家開放市場、對美投資的重要性,以服務於“美國再次強大”的大目標。在軍事上,特朗普將確保美軍在該地區的數量、品質,在要求盟友分擔更多責任的同時,也會保護其免受威脅。簡言之,此訪不妨概括為“經貿與安全之旅”“重建美國在亞洲信心之旅”。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心伯對本報記者表示,最近“印太戰略”的提法很多,特朗普此訪闡述政策時可能會強調這一點。如果説奧巴馬的亞洲政策更側重大的地區格局、架構的考量,那麼特朗普則是“問題導向”式思路,即推進美國在具體問題上的利益目標,例如朝核、經貿、反恐、打擊跨國犯罪等。

  吳心伯認為,朝核問題與經貿問題將成為此訪的最大看點。在第一個問題上,特朗普在韓國的演講應包括三方面內容:保持對韓國的安全承諾,堅決反對朝鮮發展核項目,以外交手段解決朝核問題的立場和思路。在第二個問題上,美日、美韓將重新商定自貿協定,美國還會要求中國更多開放投資領域,向東盟國家推銷他所謂的“貿易公平”。

  訪華是此行“支點”

  無論特朗普會否釋放亞太新政策的信號,有一點是肯定的——在國內“通俄門”事件發酵的背景下,特朗普在亞洲舞臺上急需一場彰顯領導力的“外交秀”,來沖淡“通俄門”調查對他的影響。此訪能否如其所願?

  專家認為,目前日本、韓國與美國仍存在“溫差”。

  以日本為例,安倍雖然重提“美日印澳首腦戰略對話”的倡議,但這更多地迎合了那些希望延續奧巴馬核心遺産的美國精英們的意願,而特朗普本人對亞太地區的關注度則明顯下降。特朗普還將更多最高層戰略“下降”為中層戰略,由具體部門去推動實施,以便自己騰出精力放在朝鮮和經貿議題上。儘管特朗普對安倍大勝後的修憲、擴軍或許睜一眼閉一眼,但日本對美國現政府“不靠譜”的擔心卻並未因此減弱。

  韓國同樣如此。韓國本不希望半島生事,再加上近日中韓關係發生積極變化,這向美方釋放了信號——首爾不僅依賴於美國,也可以同中國合作致力於半島穩定。此次,美方本想安排特朗普在板門店發表對朝政策講話,但隨後在韓美兩國相關人士的反對下改變計劃,赴平澤軍事基地,其用意無非是減少對朝鮮的刺激。上述細節都能看出韓美之間存在的心結。

  如此看來,特朗普最容易在亞洲行中得分的地方,大概是中國了。外媒述評稱,中國是特朗普首次亞洲行的“支點”。中國將向特朗普介紹十九大後未來五年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重要舉措,鼓勵美國抓住發展對華關係的機遇。兩位元首的互動,也有助加深彼此了解,促進已經建立起的個人友誼,形成中美關係的良性互動。在經貿方面,中美在“百日計劃”結束後,將安排未來若干年的計劃。特朗普希望中美貿易逐步走向均衡,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收穫一些成績。中國則希望中美投資協定(BIT)續談。如果把經貿議題納入BIT談判,那麼通過新的規則有望帶動兩國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