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聚焦十九大代表回基層】繼承傳統創新經典 增強文化自信

2017-11-02 15:57: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十九大代表中的文藝工作者回到工作崗位後,不僅在團裏面傳達十九大的精神,還走訪基層演出,把新時代的新風貌展現給更多的觀眾。

  十九大代表張劍是中央芭蕾舞團的首席演員,參加完十九大會議的第二天,她就踏上了去基層演出的路程。

  十九大代表中央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張劍説,我們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觀眾就知道,所以我要第一時間回到大家當中恢復我的訓練。

  在排練間隙,大家圍坐在一起,聽張劍傳達十九大會議上學習報告的心得體會。

  張劍説當晚準備演出的劇目是民族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問世50多年來,已經演出四千多場,曾受邀在巴黎歌劇院等國際一流劇場演出,具有很強的民族感染力,受國內外觀眾的喜愛,這就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文化自信。

  十九大代表中央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張劍説,我們也是努力用中國民族化的語言、中國最有特色的接地氣的芭蕾來講好我們自己的中國故事,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立起腳尖加油幹。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説,所以中芭應該説在未來的五年當中,應該還是不斷以創作我們民族的作品,應該説是反應我們今天這樣的一個新時代的人文精神,那我們應該把這樣的時代應該把它充分地表現出來,要體現在我們的作品當中。

  十九大代表谷好好是上海昆劇團的團長,一回到團裏,她就組織演職人員一起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

  十九大代表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説,我們在原來的基礎上,以非常鮮活的方式和關照當下的一種表現手段,去更好的去展示經典文化的當下魅力,這是最重要的,所以需要傳統的、經典的,也需要有創新精神。

  五年來,上海昆劇院一手抓人材培養,一手抓精品創作,並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網際網路手段,加大崑曲傳播力度,讓高雅藝術走近年輕人,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劇場。2016年,上海昆劇團全年完成演出272場,較2015年同比增長20%,觀眾的普遍年齡有80%在40歲以下,40%在30歲以下,而團裏青年演員的年齡也平均在30歲左右。

  十九大代表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説,傳統文化在我們中國整個是在回暖,是在復興,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是將來中國崑曲發展的主力軍,大膽的啟用新人,大膽的培養新人,當有一天我們老去的時候,這個隊伍是有延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