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安倍再次當選日本首相 長期執政並非高枕無憂

2017-11-02 15:07: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11月1日,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再次當選日本首相。此前,在10月22日的眾議院選舉中,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共計獲得313個議席,超過總議席數的三分之二(310席)。由於在首相指名選舉中,各政黨議員一般會投票給本黨黨首,所以在眾議院選舉結果揭曉後,已經能夠確認安倍晉三將繼續擔任首相一職。不過,安倍雖然獲得連任,但其民意基礎仍然薄弱,安倍想要長期執政還面臨著各種挑戰。

  眾議院選舉結果未必真實反映民意

  第48屆眾議院選舉結果顯示,在總計465個議席中,執政聯盟獲得壓倒性勝利。此前曾被“寄予厚望”的希望之黨高開低走,後勁嚴重不足,僅獲得50個席位,低於選前的57席。雖然選舉結果表明在野黨仍舊難以撼動自民黨的地位,但安倍贏得選舉不代表其贏得民心,選舉結果未必真實反映民意。

  從整體上來看,本次大選的投票率為53.68%,略高於2014年的52.66%,為戰後第二低。這意味著接近一半的選舉人沒有投票。因此,如此低的投票率難以代表日本整體選民的真實意願。雖然自民黨、公民黨有固定的支援群體,但日本目前採用的選舉制度以及在野黨未能團結合作導致選票分散也是執政黨獲勝的關鍵原因。

  日本實行小選區和比例代表區並立的選舉制度,在此次465個議席中,小選區佔289席,比例代表為176席。由於席位眾多,小選區是贏得選戰的關鍵。在小選區中,每個選區只有一個當選名額,選民直接將選票投給各候選人,得票最高的一人當選。由於大黨在選前宣傳、組織等方面有雄厚的財力、人力作支撐,因此,小選區制往往對自民黨這樣的大黨有利。此次自民黨在小選區中獲得218個席位,據筆者統計,在218個小選區中,自民黨候選人以超過50%的得票率獲勝的有128個,有8個選區得票率在30%到40%之間,剩下的約80多個選區得票率則在40%到50%之間。據《朝日新聞》推算,自民黨在小選區中以不到50%的得票率獲得了75%的議席。

  此外,由於在野黨未能在小選區推選統一候選人,因此造成選票分散,讓執政黨“得漁翁之利”。據統計,在289個小選區中,執政黨、希望之黨、立憲民主黨、共産黨等在野黨多方混戰的選區有226個,其中執政黨獲得183席,在野黨僅獲43席。而在1對1的57個選區中,執政黨與在野黨分別獲得39席和18席。據日本《朝日新聞》推算,如果所有在野勢力能夠實現合作,形成與執政黨1對1的競選態勢,那麼選票的集中或將使63個選區的選情發生逆轉。如此一來,執政聯盟僅能保持250個左右的多數席位。因此,執政黨能夠完勝,並不意味著國民對其如何支援,其所得議席數量與國民的支援並不成正比。

  長期執政仍存變數

  隨著安倍成功開啟新的任期,其成為日本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的可能性也進一步增加。但是,在內閣不支援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安倍必須以實際成果鞏固新內閣的執政基礎,稍有不慎,都可能引爆執政危機。

  在國內經濟方面,儘管各黨派在競選期間紛紛提出各自的競選公約,但大部分都是細枝末節,對日本存在的少子高齡化、經濟長期通縮等深層次問題均未提出可行的對策。為了應對少子高齡化問題,安倍提出將原本用於重建財政的消費稅轉用於部分幼兒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無償化,這恐怕也只是拆東墻補西墻,其欲在2020年實現基礎財政收支平衡的計劃幾乎難以實現。此外,如果消費稅如期提高至10%,日本國內經濟又將受到什麼影響也是安倍需要直面的問題。

  在“修憲”方面,雖然執政聯盟獲得了“修憲”所需的三分之二議席,但這並不意味著安倍可以強勢“修憲”。“安倍獨大”風光早已不在,無視民意和黨內外不同聲音的做法已經行不通,安倍必須協調各黨主張並聽取國民意見。

  目前,自民、維新以及希望之黨贊同“修憲”,立憲、共産、社民反對“修憲”,公明黨處於中間位置,對“修憲”持慎重態度。而在“修憲”勢力中,各黨之間以及自民黨內部對於如何“修憲”也存在不同意見。此外,即使各黨派在此問題上達成一致,但最終還是要經過國民的投票。本次眾議院選舉中,立憲民主黨議席由15席增至55席,躍升為第一大在野黨。在比例代表區中,自民黨得票率為33%,立憲民主黨得票率為20%。由於比例代表制能較好地反映民意,可見,立憲民主黨的護憲主張在選民中有一定的支援率。因此,安倍想要在任內形成一個能夠得到全部“修憲勢力”贊成且不招致“護憲勢力”強烈反對,並能順利通過國民投票的“修憲”方案並不容易。其最終結果很可能是安倍提出的在憲法中加入自衛隊的方案,而這也僅僅是各方妥協的結果,既遂了安倍的“心願”,也為“修憲”撕開了一道口子。

  此外,安倍還將面臨2018年的總裁選舉和2019年的參議院定期選舉兩場考驗。在此次眾議院選舉中,安倍的黨內競爭對手石破茂派的20名成員全部當選。石破茂本人在地方也具有較高人氣,在2012年的總裁選舉中,安倍與石破茂曾展開激烈爭奪,安倍最終在第二輪投票中以108票對89票的微弱優勢當選。目前民調顯示,半數受訪群眾不希望安倍繼續擔任首相。因此,在安倍人氣不在的情況下,下次總裁選舉局勢又將如何發展也是未知數。即使安倍順利當選總裁,在在野黨不斷分化組合,試圖實現“共鬥”的形勢下,安倍想要率領執政聯盟獲得參議院選舉勝利恐怕也並非易事。如此看來,連任首相僅僅是一個新的起點,安倍想要長期執政並非高枕無憂。(潘萬曆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張方慧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