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韓決定走出“薩德”陰霾 雙方商定通過兩軍進行溝通

2017-11-01 09:18: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韓之間長達一年多的“薩德”矛盾終於找到突破口。繼前一日韓國外長圍繞“薩德”問題做出“三不”承諾後,10月31日上午,中韓兩國外交部同時在官網發佈消息稱,雙方商定通過兩軍渠道,就“薩德”有關問題進行溝通,雙方均表示高度重視中韓關係,同意推動各個領域交流合作早日回到正常發展軌道。

  當天兩國外交部的消息稱,中方從維護國家安全的立場出發,重申反對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同時,中方注意到韓方表明的立場,希望韓方妥善處理有關問題。“雙方商定通過兩軍渠道,就中方關切的‘薩德’有關問題進行溝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敦促韓方將“不加入美國反導體系、不將韓美日安全合作發展成三方軍事同盟、不追加部署‘薩德’系統”的表態落到實處。

  把“薩德”交給軍方溝通意味著什麼?中國軍事專家、量子防務首席科學家楊承軍10月3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外交部説的很清楚,反對在韓部署“薩德”系統的立場沒有變。這意味著目前在“薩德”問題上並不具備兩國政府直接溝通的條件和基礎,所以讓兩軍先談,談出成果才有可能上升到國家和外交層面。楊承軍分析稱,中國軍方有可能要求韓國軍方做出技術讓步,讓其降低戒備程度,不能針對中國。他説,目前中韓兩軍之間基本上沒有合作和交流,圍繞“薩德”問題的溝通也許會開啟兩軍交流的契機。

  韓國國防部相關人士10月31日表示,現今並沒有啟動與中國軍方的官方對話渠道,正在討論為此構建渠道的多種方案。韓國《京鄉新聞》稱,因“薩德”部署問題在相當長時間內停滯的韓中軍事交流合作有望重新活躍。韓聯社稱,一旦兩國軍方恢復對話渠道,包括朝鮮核導問題在內的半島安保局勢將得到“更穩定的管控”。

  韓國國家安保室第二次長南官杓10月31日在記者會上宣佈,韓中兩國將於11月10日至11日在越南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舉行雙邊領導人第二次會晤。今年7月在德國柏林出席G20峰會期間,韓國總統文在寅曾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次會晤。華春瑩當天在記者會上也表示,中韓雙方正就相關事宜進行協調。韓聯社稱,11月韓中領導人會晤將預示著因“薩德”“徹底冰凍”的韓中關係“全面回暖”。

  南官杓在記者會上説,這只是落實雙方就雙邊關係溝通結果的第一步,此外,雙方還在推進文在寅在東盟領導人會議期間同中國總理李克強舉行會晤。韓媒稱,這是為文在寅12月訪華和習近平明年2月出席平昌冬奧會等高層互訪提供協商餘地。關於文在寅年內訪華的可能性,青瓦臺表示“目前正在推進中,仍需要大量協商工作”。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