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九大回聲|專家談】五大發展理念是新時代科學發展的抓手

2017-10-27 17:22: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10月2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堅持新發展理念”。經濟之聲系列專題《權威專家讀報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劉元春今日解讀:“堅持新發展理念”。

  劉元春認為,只有發展,才能給我們整體的這個偉大工程、偉大事業提供良好的經濟社會五位一體的基礎。如果沒有這些,我們的發展就不可能有經濟支撐、社會支撐和其他各方面,也就不可能真正實現現代化,不可能邁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序列裏。所以説發展依然是硬道理,依然是一個國家硬實力的體現。但是,未來發展的核心是什麼?科學性體現在什麼地方?怎麼樣才能符合新時代各種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一些規律?

  全面貫徹新的發展理念

  第一就是全面貫徹新的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共用、開放這樣一個新的發展理念。這個新的發展理念,是科學發展在新時期的一種必然要求。未來的發展,必須要通過大量的創新來作為第一推動力,因為中國必須要從過去粗放式、高速增長的階段,過渡到創新發展的階段。所以,創新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動力源泉,但是這種創新不僅僅涉及到技術創新,還涉及到大量的制度創新、思想創新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社會與經濟要協調發展

  第二是協調,也就是説我們的發展不僅僅是某一個方面。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我們物質生活極度匱乏,導致我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就導致所有的事情以經濟建設為主體,以物質增長為核心,從而成功實現經濟奇跡。但是這裡面也出現了很多瓶頸性的現象。所以,我們目前不僅僅經濟要好,同時要社會發展。特別是這次報告裏面談到,政治建設也是我們協調發展裏面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為什麼?政治建設裏面目前最核心的就是全面從嚴治黨,如果沒有這個,就沒有政治基礎,沒有領導力。

  軟實力建設是民族崛起的重要指標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文化建設,軟實力建設,文化自信的培育,是民族正義和民族崛起最重要的指標。當然還有環境等問題。所以我們就會看到,協調是必然的手段。當然,綠色、開放、共用這些也是未來中華民族崛起很重要的一些特徵。因為沒有全世界的開放體系,沒有推進和構建人類命運體的話,我們要想真正實現民族復興還是很困難的。所以,這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關係,是緊密相連、相互作用、有機統一的,這也成為了我們新時代科學發展的幾個抓手。

[責任編輯:李寧]